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一面之缘 诗人印象

一面之缘 诗人印象

2013-10-02 17:44 作者:亮剑 阅读量:28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

《致橡树》这首诗,让我喜欢上了女诗人舒婷。还是在读中学的时候,从《诗刊》读到了《致橡树》,欣喜的如获至宝,恭恭敬敬的抄写在日记本上,这是我在那个年代读到的最好的诗了。并拿给最要好的同学刘懿一同欣赏,边赏诗评论,边对作者大加赞赏,当时对舒婷佩服得简直是五体投地。然而,没想到的是我竟然还和舒婷有了一面之缘。

那是1987年6月23日,傍晚6点左右,已在达赉湖渔场机关工作的刘懿,兴匆匆的来找我说:“快点,我要带你去见一个人。”“这样急,见谁呀?”“你最崇拜的舒----婷。”“怎么可能?”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是真的,我也是今天才知道的。舒婷是来参加达赉湖诗会的,还来了好多著名的诗人呢!他们一会儿在湖滨饭店举行联欢舞会。”和刘懿边说边走出了家门。来到湖滨饭店的二楼舞厅,乐曲已经奏响,人们都在翩翩起舞。不知道哪一位才是舒婷,只好和刘懿在靠近门口的位置上坐下,局促的张望着。舞曲再次响起时,一位戴眼镜的男青年邀请我跳舞,觉得他带有一丝酒意,就不礼貌的回拒道:“我是来看舒婷的,不是来跳舞的。”他不仅不脑,反而温和的笑着说:“真巧,我和舒婷是好朋友,跳完舞我带你去见她。”不由分说已被带入舞池,旋转至主宾席,停在一秀气文静也是戴着一副眼镜的年轻女士前说:“这就是舒婷。”我很惊讶,与我想象中的诗人有很大的差距,没想到在中国诗坛掀起“朦胧诗”飓风的主将,竟是如此的年轻时尚,清瘦高挑的身材,披肩的黑发,衬托的皮肤越发的白皙,淡淡的湖蓝色衬衣,白色的齐膝短裤。一股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被诗人的气场所笼罩吧,我竟一时语塞。当舒婷伸出手与我相握时,才回过神来。她用和蔼的笑容,柔和的话语消除了我的局促感,竟提出请她给我签个名的要求,舒婷爽快的答应了。而自己又尴尬起来,既没带本又没带笔。情急之下,把套裙上衣兜里做装饰用的白手帕,取了下来。舒婷对他旁边的一位白衣蓝裤,容貌俊朗,书卷气很浓的男子说:“王老师,请借您的笔用一下。”我的舞伴又不失时机的引见道:“这是王燕生老师。”握着诗坛大腕的手,一同看向书写的舒婷。在棉质的手帕上书写,不同于在纸上书写流畅。可那折叠成玉兰花瓣形状的手帕上呈现出的:青春万岁!和舒婷的签名,字迹娟秀、流畅,行云流水一般,给人以一种美感。让你不得不从心里赞叹道:真正的才女也。见过舒婷本人也就会进一步理解了,舒婷的诗为什么会写得既富有思辨力量,又楚楚动人了。

也正是在这次舞会上认识了王燕生,他送我一张有他亲笔签名的名片。“王燕生”三个较大的字后面是一行小字,《诗刊》第一编辑室副主任。最下边的是地址:北京虎坊路甲15号。电话:336933.

近来在《中国作家网》上得知,王燕生老师于今年3月20日在北京去世,他是“青春诗会”重要缔造者之一,被赞誉为“诗歌黄埔军校的校长”,培养和发掘了很多很多热爱诗歌的人才。据说王燕生老师生前爱下围棋,按唐晓渡的话说很飘逸;王老师爱喝酒,以商震的话讲是真性情中人;王老师爱诗歌,桃李遍天下。诗歌可以让诗人跳舞,可以让诗人歌唱,可以让诗人安息。我不是王老师的学生,但在他生前有过一面之缘,和很多热爱诗歌的人们一样心情,愿他老人家留下的诗歌精神会一直在更多热爱诗歌的人心里延续。

相关文章关键词

《一面之缘 诗人印象》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