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敕勒川《与女儿一起放风筝》赏析
原名王建军,1967年出生,作品散见《诗刊》、《人民文学》、《扬子江诗刊》、《星星诗刊》、《诗歌月刊》、《北京文学》、《草原》、《散文》、《光明日报》、《上海诗人》、《诗选刊》、《诗潮》、《雪莲》、《百花园中外读点》等,作品入选《中国诗歌精选》、《中国散文诗精选》、《中国微型小说精选》、《中国年度诗歌》、《中国诗歌年选》、《文学精品诗歌卷》、《中国最佳诗歌》等多种年选,获过《人民文学》、《诗刊》、中国诗歌学会、《光明日报》、《诗歌月刊》等诗歌大赛奖。
《与女儿一起放风筝》
我说“起”的时候,她就扯着那根几乎看不见的线向前跑去,一只比她还大的风筝,
呼地一下,飞上了天
她就那么使劲向前跑去,整个天空
在她身后摇摇晃晃,仿佛是她放起来的一只风筝
一个孩子在春天放肆地奔跑,让大地
一时手足无措,而我始终担心
她小小的身体,会被越飞起高的风筝,一下子收到天上!
名作赏析
这诗可以看作一篇散文的微缩,描写诗人与女儿一起放飞风筝的情景,是诗人享受天伦之乐的一个瞬间片断。
这首诗没有一点雕琢感,语言平淡中见真情、真爱。一声“起”把父女俩配合的动作表现的活灵活现。父亲拿着风筝,女儿扯着线在前面跑。又一声“呼”风筝飘起来了,这样的情景我们都经历过,只是我们没有把它收入成文字,白白地留在记忆中。而诗人却为我们做了我们不愿或没有能力做的事,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放风筝,童年时父母为我们放;而自己成为父母了又为孩子们放,似乎成了几代人传下来的风俗。在放风筝的过程中,融洽了二代人的情感,放风筝是一种载体,体验亲子之感才是实质。
诗的第二小节“她就那么使劲向前跑去,整个天空在她身后摇摇晃晃,仿佛是她放起的一只风筝”。天空、女儿、风筝这是一幅富有春意的图画,女儿是那么的娇小,个头还没有风筝大,却把比自己大的风筝放飞起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成功,那娇小的身子摇摇晃晃,显得更加可爱。真的不可思议一个小女孩却能把比自己大的风筝放飞起来。不仅是父亲惊喜,也是读者们的惊喜。在此小节里诗人用了一个大胆的夸张手法,把天空与风筝倒了过来,把天空喻为一只风筝,来衬托女儿的能力和可爱。
诗的第三小节“一个孩子在春天放肆地奔跑,让大地一时手足无措,而我始终担心,她小小的身体,会被越飞越高的风筝,一下子收到天上”.在这小节诗人又大胆地使用了拟人手法“大地手足无措”。大地真的会手足无措吗?显然不会。但在些诗人为了更加特出一个小女孩的惊讶举动,既然让大地手足无措了,这样的修辞方法的应用,突显了诗人的胆量。而最后一句更是出其不意,担心风筝会收女儿上天,这是要把女儿变成天使,还是仙女?可想而知,女儿在一个父亲心中的地位。
诗人敕勒川的诗,浓缩着乡情、亲情和爱情。对父母、女儿、那是一种亲情;对家乡的这块土地凝结着乡情;对妻子是一种怀旧的酒醇的爱情。他的《黑白铁加工》是纪念父亲所书写的,通过父亲捶打铁皮一系列动作,将父亲的勤劳刻画出来。虽然“父亲从未打造出一颗星辰”但父亲却打造出一个孝顺的儿子。又如在《手掌上的草原》(组诗)中,把对家乡的感情寄托于“草叶上的露珠”、“草原上的黄昏”、“一个打马蹄铁的老人”。谁也不会相信,这无边的草原是诗人不可言说的命运。在《我爱上这个铲灰的女子》中,把对一个女子的爱情,融入到一行行,一句句诗文中。这是一个重感情的男子汉,这是一个值得敬重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