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阳光渗透三月二十四日

阳光渗透三月二十四日

2013-10-27 08:56 作者:绳木 阅读量:21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三月二十四日,星期六,是个大好的晴天,阳光??拉拉地照耀着,弄得世界一片乒乒乓乓的声响。阳光铺天盖地,高高低低的建筑物把它裁成了大大小小的块块,楞角分明;把它截成了长长短短的线线,参差有异。

已经久违了,这阳光。有两个月的时间了吧?我们一直在阴雨里度着时光,心情很有点郁闷。且在阴雨里,我却特别地忙,给人做网页,给人写演讲稿,给人做枪手,受人之托撑着伞跑来跑去地找那些我不想找的人,然后陪着人家坐在饭店里喝不太愿意喝的酒,说些扯七扯八的话,然后惹一身我极厌恶的烟味回家。就这样,无谓地让时间从阴雨中和杯底下流过,让我在每天的反思中不安。正想着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尽头呢?忽然地就晴了,就阳光灿烂了,又恰恰是在我把受人之托的所有的事都打发好了的时候,这样的时候,阳光就很容易地渗透进了我的思绪,心情遂随之阳光起来。

打开电脑,看新闻,然后写前一天想好的文章。也是巧了,待全做完后,电话响了,说是晚上请吃饭。客气了一下,也只是必要的客套,随后就答应了。说了一个地方,交待到时候派车来接,说不必了,我们可以打的去的。就说来说去,最后说到时候再说吧,就挂了。是不是有些过虚?是国人习惯的繁文缛节,难以免俗,只能由他去了。

电话又响了,一看是女儿打过来的。她告诉说她参加一个招聘单位的笔试刚结束。几天前她是告诉过我们今天有这样一个笔试的,现在刚结束就急着向我们汇报情况了。她总是这样,一点点的事也要和我们说,长不大似的。不过也好,让她感觉到我们始终是她可以依靠的,这样她一人在外就少了我们许多的担心。十几分钟的时间说的事都可归于鸡毛蒜皮之类,虽然每次都这样,但每次大家都很高兴。

午饭简单,也就吃得快。打算饭后是要去一下书店的,就去了。看到小区里每一楼层人家的晾衣架上挂着的全是被褥,路边的一丛丛的灌木顶上铺的也是。挂着的如海轮上扯着的万国旗,铺着的如僧人身上披着的百衲衣,五颜六色,色彩缤纷,接受着阳光的检阅。到了街上,行人很是不少,看上去他们全都轻松愉快,步履轻盈,只是我不知道这是我推己及人的感觉,还是实在的状况。

书店其实也就是那样几本书,因为常去,把它们已经看得很熟了,是意料中的不会有新的发现,但还是要去。去,并不完全是为了买书,就是想去看看,翻翻,为自己的心里找到些着落,获得一些踏实的感觉。我就是这样惦记着那里。临出门时在最新的书架上看到了一本梁晓声的《郁闷的中国人》,就翻了翻,见说是他的散文随笔集,内容全都是谈中国的社会问题的。才在写文时还提到他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呢,这就又看到他同样是谈中国社会问题的书了。作家当然总是要思考社会的,但中国的作家似乎与政治的社会更加贴近,忧国忧民的意识也更浓烈。他们习惯于以天下为己任,有着更多的参与意识。这是中国作家的传统。然而,对社会观察思考后写出这样的书来,我们是要把它当成文学作品看,还是把它当成社会问题随笔看?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样的,在我这是个问题,它困扰着我的阅读与写作。也许是我把这看得太重了,其实是不必要的?我想在将来我会有一个认识的。我在买与不买间犹豫着,最后还是把它放下了,走出书店,但我知道是会再看它的。

去邮局。那也是我常去的地方,我在那里订了几本杂志,还有几本我喜欢临时买买的。我订的一本到了,又翻看了一本我喜欢的,以为不错,就也买了。

下午看书,是南怀瑾的《老子他说》,感觉上没有他的《论语别裁》写得好。南先生主要是研究佛学的,在谈老子的书里他情不自禁地加入了一些佛学的东西,从那里引譬,我读起来不是太习惯。但我读得很有耐心,且已经读到了最后。这是我的性格,这样是又好又不好,好的是有韧劲,不好的是不知舍取。

电话响了,是到了去吃饭的时间了,是来车接的。到得饭店,见席上坐的有美妇,一个个或丽而不艳,或媚而不妖;或声若幽兰,或笑若春花。这样的酒席自是别有一番滋味。

酒后回家,进得小区大门,有美妇唤我,声音含着试探的意味,怕是认错了人的意思,但我是听出来了,就走了过去,和她简单地开了个玫瑰色的玩笑,就回家了。

回家等着明天的阳光。

2012年3月25日

相关文章关键词

《阳光渗透三月二十四日》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