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 渐行渐远的中国文明

渐行渐远的中国文明

2013-10-02 18:47 作者:一啸红尘 阅读量:39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生活水准在不断提高,但越来越多的现实让人们无言以对,泪流满面:唯钱是爱,唯爱是钱,是时代的进步苍老了中华文明?还是古老的中华文明在时代的发展中已无足轻重?经济发展繁荣了社会的同时也早就了一种历史悲哀……——题记

曾经,华夏儿女,炎黄子孙,古老的五千年文明这些词是我们每一名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写在书上,挂在嘴上,刻满山川大地,远播海外番邦,中华璀璨文明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

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与几十年前比,人们感受到了文明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因为网络、电子工业的迅猛崛起让收音机、电影院、录音机等走进了博物馆;市场经济的发展让XX厂、XX供销社为XX公司取代而成为了历史;汽车、铁路、航空业的日臻完善替代了马车等这种传统交通工具而令交通运行事半功倍;机械化的发展让几千年的刀耕火种农业种植时代戛然而止……

人们在欣慰,在享受着科技文明带给自己快乐,可是不经意回头间,蓦然发现,社会进步发展的同时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已经悄悄地在转变,变得让人陌生、让人心寒!

变化之一:古老的传统人文思想和观念在渐渐淡化。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文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心声,中华民族也是以此为处人、处事之本让民族风情尽情发挥,逐渐缔造了灿烂的几千年文化,百姓也在这种思想的感召下安居乐业、乐守田园。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曾经不是古老的神话,而是中华民族的自豪。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的拜金钱主义占据了人们的整个心灵,发展没错,赚钱也没错,这会让我们生活更幸福更快乐,但是人们该意识到:钱不是生命的唯一,能让一个六岁孩子有赚钱的意识的现实不知道是人们的幸福还是社会的悲哀。唯钱是图不可取,光有钱而无情无爱的世界永远是黑暗的。曾经的为人民服务本就不该是为人民币服务。努力赚钱的同时不要遗弃我们古老的那些真情、真爱。怀念那些日子穷苦可人情味很浓的七八十年代,怀念,不是留恋贫穷,而是留恋那时代人们的真诚、热情、质朴。

变化之二:艺术文化的转变。1956年,我们党领导人毛泽东提出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告示着人们艺术文化的重要性,科学文化是促进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保障,用现在观点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同时发展才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唯一途径。但现在人们看到的是:几十年前的戏曲文化渐渐远离了舞台,一些传统的文艺已经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显得无可奈何,现在的孩子很少有知道评戏、大鼓书、数来宝等曲艺为何物,偶尔昙花一现式的登上舞台也只不过是给年夜饭调剂加点味素,走走秀、亮亮台,就此沉寂,如此而已。再比如说文学艺术,它是人们进步的心声,也是人们表达情感的平台,但是现在的文学发展真的已经将近到山穷水尽、步履维艰的地步了,文学的假发展被披上赚真钱的外衣,文学也就成了文化发展的块鸡肋一一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文学也就成为了现在众多文学爱好者的一个奢望,很难看到有一个有规模的文化活动;很难找到一个有布置的文学发展规划;很难找到不为了钱的纯文学……应该说精神食粮与物质生活对我们同样重要,可以让我们明心志、辨是非、享快乐、品人生,让生活充实,让精神有所寄托而不会空虚寂寞,但是,事实上的人们得到的答案是什么呢?是失落。

变化之三:古文化遗迹资源正在淡出人们的视野。古文化遗址越来越多的被人为破坏,古文化,古遗迹是古代文明的象征和鉴证,从遗址里我们可以找到历史发展的起源、历程、时代的兴衰、人文社会的进步。现在这些闪烁着我们先人智慧的遗迹只能以博物馆、名胜古迹等方式为人们有偿地去浏览、观光,试想想花自己的钱看自己前人的奋斗经历,这合适吗?适合吗?被冠上金钱的色彩的古文化、古文明存在意义和价值究竟何在?人们在骄傲先人们的伟大智慧的同时不得不面对一种无法理解的现实,发出一种感慨:看自己的家、花自己的钱、告慰自己的前人……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学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准提高,越是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越是有利于中华精神的弘扬,我们经济要发展,同时我们还要洁身自好,修身养性,让文化底蕴长存,让民族魂常在。当我们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要忘记:我们那些渐渐远离的古老的传统和闪光的文明,在偷偷地暗自落泪,他们渴望着一个崭新发达全新的中国,同时更渴望一个光辉灿烂的的中华文明,那些曾经、以后能一直激励我们的那些古老的传统文化是财富,是激励、是精华、是中华民族的魂魄。

归来吧,闪烁着我们先人智慧和心血的中国古老的传统文明!!!

2012.03.25

相关文章关键词

《 渐行渐远的中国文明》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