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
那天晚上,我去班里辅导,发现小宁同学正在埋头哭泣,忙问其故。周围的同学纷纷抱不平,把矛头指向了我,说我伤害了她,竟然还在装糊涂。
我顿感诧异,我伤害了她?这又从何说起呢?想想我的教学工作,虽然算不上出类拔萃,倒也勤勤恳恳,学生有什么疑惑,我从不敢怠慢,总是倾我所能地为他们解答。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上,我自以为一向都是一视同仁,即使是学习再差我也基本不用讽刺挖苦之词。她还在哭,肩膀随着抽泣声一起一伏,我感到很迷惑,但问她什么原因,她也不说。
下课后,我把她叫到我的办公室,这才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将要元旦了,学校为了缓解一下同学们的压力,准备举行一个诗歌朗诵会,而且要进行电视直播,要让全校师生都一睹他们的风采。对于老师而言,这样的活动早已没有了多少新鲜感。而对于同学们而言,平时都在刻苦用功,每天都在面对那枯燥乏味的习题,现在能有这样的活动,自然是兴奋不已,早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
小宁性格文静贤淑,学习努力认真,深得老师们的喜爱。她从小就博览群书,连《红楼梦》这样的大部头都翻阅过好几遍了,这点连我都自叹弗如。她的作文写得更是如行云流水,妙语连珠,感情抒发犹如大江东流,一泻千里。由于文学功底深厚,她在演讲和朗诵上也表现很突出,语气和感情的配合恰到好处,讲到动情处,甚至会泪雨纷飞,让在场的观众无不为之动容。去年她已参加过一次诗歌朗诵,但由于准备不充分,没有拿到名次,所以对这次的朗诵比赛也是志在必得。
进入初三后,同学们对各项活动更加重视,这也许是他们的谢幕演出了。各班报名都很踊跃,整个年级一共报了五六十名,而学校给我们整个年级的名额只有九个。要从这么多人中挑选出九个佼佼者,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幸亏我们的头儿年富力强,经验丰富,决定举行一次初赛,然后决定人选。头儿一向勇于担当,所以重大事情基本上都是她说了算,恐怕我们累着了。她决定的事情,根本不容置喙。初赛那天,我们都去当评委,说是评委,还不如说是看客,其实我也知道除了头儿,我们都是聋子的耳朵,瞎子的眼睛。既然这样,我的心情反而轻松了,手里拿个评分表只不过是装个样子,根本就没有认真听。轮到小宁上场的时候,我不过漫不经心地扫了她一眼,然后又低头在本子上乱画起来。就因为这事,小宁很生气,她觉得我们这些当老师的对她们不够尊重,要知道她们在下面准备了多少天却换来了漫不经心的一瞥,然后就匆匆下场。
“老师,我觉得你们都没有认真听,都在敷衍我们”,她很委屈。
是啊,虽然只是一次朗诵,他们却在全力以赴,而我们却是敷衍了事,想想心里也有点愧疚。我该如何安慰她呢?
“不是的,其实每个人的素质都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我当时没有看你是因为我想更认真地听听你的发音标准不标准,感情丰富不丰富,你不要多想了。”我说谎话的时候,脸不红,心不跳,镇定自若,让她感觉到我的确是在为她好。
后来,我们又谈了很多关于学习和生活上的事情,终于使她心情释然,又破涕为笑了,最后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办公室。后来,头儿经过深思熟虑,除了让她所教的班级多进3个外,还给我们留了几个名额,小宁也有幸进入决赛,并荣获全校第二名。
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但我的心里却没有因此而轻松起来,甚至陷入了深深的内疚之中。孩子们还小,还很单纯,难道我就应该用谎言来换取他们的信任吗?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其实他们也有独立的思想啊,我们的一举一动,也丝毫逃不出他们的眼睛,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
从小宁身上,我也对尊重的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有时候,我把一篇课文讲得枯燥乏味的时候,她仍然在注视着我,仍然在认真地听,这何尝不是一种尊重呢?而我们成年人呢,有时候却忽略了对孩子们的尊重。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睛永远不会背叛内心,西方人曾把眼神的交流列入了他们的社交礼仪。对于教师而言,一个善意的眼神或许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无穷的动力,一个不屑的眼神或许就会伤害到孩子那脆弱的心灵。让我们多观察观察我们的孩子吧,多给他们一些尊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