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错误的表述
先来看一段话:
“而作为下编的明、清、民国部分书稿,则未能一并整理出版,更为可惜的是,有待整理的后半部书稿在‘文革’中毁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这是从一篇谈一部书的上下两编的编辑情况的文章里摘抄来的,这样的话在文革之后的一些文章里时常见到。读到这样的文字我们不禁对文革恨之入骨,是啊,多少好的、正常的东西,因为文革,而毁坏了,而变得不正常了,从面留下了遗憾,而有些遗憾是终身的,是嵌在历史里的,于是我们不得不从内心里发出呼喊:文革真的是一场浩劫。
中国人有一个特点,譬如对封建帝王的评价,好的帝王做什么都是好的,哪怕明明是坏事,比如汉武帝,他连年向匈奴开战,都说好,很扬眉吐气,可是,难道就不是穷兵黩武?坏的帝王做什么都是坏的,比如隋炀帝,他开了一条运河,勾通了南北交通,在那个年代这是多大的好事啊,可偏偏说他开运河是为了自己去扬州看美女,成坏事了。这样看人看事的特点在我们这里的民间有一个说法,叫“好事花大姐,坏事瘌痢头。”因为长得美,风传有人做了好事,第一想到的就是她,说是花大姐做的;而有坏事传出呢?那就一定是那个头上有瘌痢疮的人干的了,因为普遍的认为是:他那样的人,能做出什么好事来?这样一来得到的教训是:一个人给人留下好的印象和传出去好的名声,实在是太重要了。然而这样看人看事其实是很不公正的。花大姐和瘌痢头,他们做好事,也做坏事,花大姐并不因为长得漂亮就永远只做好事从不做坏事,癞痢头也不因为自己头上有疮而永远只做坏事从不做好事,有时做好事,也有时做坏事,在这一点上他们并没有什么区别。
用这样的眼光看人不妥,看历史也一样是个错误。我始终以为,文革是浩劫不错,但这并不等于文革十年的时间里人们的所作所为全都一无是处,如果偏要这样看那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了。同时,我们不能把在那段历史里发生的所有的坏事都记到“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头上去。比如开头说的那部书稿下编丢失的事。一部书稿的丢失,原因可能是很多的,就文革时期而言,大致就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所谓的革命抄家抄走了;二,因为批斗或关进牛棚,颠沛流离地丢失了;三,因为比如地震、洪水、失火或其它的一些自然灾害给毁掉了;四,因为搬家丢失了;五,其它种种因为自己的失误而给搞丢了。这里,有文革的原因,也有非文革的原因,非文革的原因在任何时期都是可以有出现的,而现在只是笼统地说一句“有待整理的后半部书稿在‘文革’中毁佚”,就会对人产生误导,在认识上也是一个错误。比况着说,现在有人有一个重要的资料存在硬盘里,后来那硬盘坏了,资料没了,就说:有个重要的资料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毁佚了。这样的说活显然不妥,因为资料的丢失与改革开放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而如果就此我们认为改革开放是一个重大的错误或者浩劫就更不对了。可是,这样一个错误的表述方法放在文革那里却被认可了,这显然是不负责任的,是个人情感的因素大于对历史的正确认识的表现。
文章千古事,本着对后人负责、对历史负责的原则,为文不可不慎。
2012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