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庸风雅的尴尬
赵涛住在402宿舍。宿舍里还有两名舍友,李刚和王强。三个人一间宿舍,天天相见,再加上赵涛和李刚在同一个班组工作,所以格外的相亲。在同事们眼中,可算得上是至亲至爱的胞兄胞弟了。其实,就两人的关系论,也确实如此;出入成双,言语行动间配合的相当默契。
赵涛离家远,所以常住宿舍;宿舍就是他的半个家。李刚刚在城里买了楼,二十八万,花掉了他的积蓄,还负了银行的债。但红光满面的李刚,言语神情中炫耀着的是幸福和成就。是的,同是工薪阶层,又都来自农村,能在城里买得起楼房,可真算作是人生的辉煌了。那一段日子,李刚幸福地忙碌着,高兴地疲惫着。常常和赵涛说些情不自禁的话,比如装修房子花了多少钱,比如装修好房子后,在儿子的房间里,挂上字画,让上小学的儿子,在抬头举目间,感受到文化的氛围,当然,字画要励志的,要让儿子感受到鼓舞和力量。这些赵涛都记在了心里。甚至,赵涛都为他想好了房间里的布置。有一次赵涛试探着问另一名舍友王强,将怎样表示李刚的乔迁之喜。王强含混半晌后说,到时候再说吧!赵涛明白,王强是要随份子。既便如此,也有着不情愿的牵强。想想也是,大家都拖家带口,家里家外,人情来往,工资如同捧在手里的沙子,要小心翼翼地在生活中安置。只是赵涛的心中不忍;那么要好的兄弟,怎能用随份子来搪塞敷衍呢?其实在他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件别出心裁的礼物。
赵涛有一位同学在市文联。这位同学结识不少书画界的朋友。赵涛就想到了这位同学。打电话,预约,然后提着家乡土特产去拜访。经过这位同学的努力,赵涛终于求到了一幅墨宝。墨宝的作者是全国书法家会员,作品多次在国内获奖,可以说是本地区颇有声望的大家。当然,赵涛也为此付出了不菲的财力。虽然心疼,但也觉得值。毕竟买房子是一件人生的大事,这件礼物,可以说是感情的基石,是一种友情的构建,意义非常。然后是装裱,然后是怀着迫不及待的非常激动的心情给李刚送去。甚至在敲门的时候,赵涛都能想象出李刚在看到礼物时的惊喜,他想,满怀兴奋感激的李刚,会不会给他一个热烈的拥抱呢?那简直是一定的!
只是结果大出意外。李刚的一张笑脸,在看到礼物的时候,一怔;随后成了干笑,请他进屋的手势,也已经是绵软无力。在那一刹那,赵涛的心里凉飕飕的,充满了狐疑的失落。李刚看看装裱精美的字,再抬头看看莹白的墙壁,喃喃地说道,挂哪里呢?挂在哪里合适呢?
赵涛试探着小声提醒他,说,这是给小侄儿求的一幅字,挂在他房间里比较合适吧!李刚闻言,又是两声干笑。干笑的声音中,赵涛捕捉到的是“不需要”,是这幅字的不合时宜,甚至,赵涛想,在李刚的意念中,倘若将这幅字挂在墙上,会是不伦不类。赵涛的心由此灰到了极点。
后来李刚搬进了新房,同事们去贺喜。王强也去了,他随了100块钱的份子钱。席间敬酒,李刚和王强的笑容明显的融洽,倒像是他俩的情谊亲如兄弟。耳热酒酣之际,李刚举杯邀王强说,来,咱们和赵涛喝杯酒,他可是咱们宿舍里的文化人呢!一席话,赵涛如坐针毡,就差没找个地缝钻进去。他听出了话语中隐含的深意。
那天,他喝的酒不多,却喝多了。多的一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