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对得起那庄严的宣誓

对得起那庄严的宣誓

2013-10-22 13:04 作者:侯中兴 阅读量:31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我的岳父叫安荣臣,从小以讨饭为生,饱尝了岁月的艰辛。1940年,才十几岁的他相约了7个要好的伙伴,背着一块花生饼在山东淄博参加了八路军。山东纵队教导第一旅的钱均副旅长见他个子高,心眼活,点名要他当了警卫员。从此,岳父跟随钱副旅长打博山、赴临朐、战鲁南,亲自参加了消灭惯匪“刘黑七”(刘桂堂)的战斗,为山东人民除了大害。1944年秋天,他和7名同志在一片杨树林里,面对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我宣誓......”从此立誓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党的事业。

几十年后当我成为他的女婿时,我不明白为什么他的一只脚有点跛。听岳母一说才知道,岳父当年本是健步如飞的,只是有一次他和已成为鲁中军区泰山军分区副司令员的钱均夜里摸进一处无人住的宅院休息,岳父机警地用一根木棍儿放在外门上,脱掉烂得几乎没法穿的鞋,倚在堂屋的墙上打盹儿。半夜里,猛听的木棍儿咣啷啷落地的声音,他激凌凌就醒了过来,知道敌人正摸进院里,便一把拉起钱副司令员就从后窗跳了出去,光着脚一口气在高粱楂地、蒺藜窝里奔跑了几十里路,直到确认没有追兵才停下来歇息。此时,他才感到脚板儿火烧似地疼起来,一摸血糊糊地,高粱楂、蒺藜刺儿什么的已深深地扎进了肉里。受当时的医疗条件和战争环境制约,没能好好医治,天长日久,竟成了脚眼,令他时常忍受脚疼的折磨。就这,还没耽误岳父和钱均副司令员一起打曲阜、战兖州、攻济南,足迹踏遍了祖国北方的大片河山。

解放初期,岳父担任了山东省宁阳县南驿区武装部部长。该区地处九山山脉,大小几十个山头连接,人烟稀少,历来是匪患之地。1950年至1951年初,潜伏在九山的匪徒接连制造惨案40余起,残害我革命干部30余人,一时搅得“宁阳无宁日”。1951年初,陈毅同志路经宁阳时,对剿匪斗争作了“实行军事清剿、政治瓦解和发动群众相结合”的具体指示,并责令鲁中南军区和泰安军分区组织力量,限期在青纱帐起来之前,彻底剿灭残匪。

根据陈毅司令员的指示,鲁中南军区、泰安军分区和泰安地委、公安处迅速组成了剿匪总指挥部,调集鲁中南军区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民兵组成剿匪大军,村村驻兵、山山设岗,对土匪进行全面清剿,匪徒四散逃窜。岳父亲自带领南驿各村的民兵积极参加了剿匪行动。到青纱帐起来时,剿匪斗争已接近了尾声,但仍有几个漏网匪徒还没有逮捕归案。1951年5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岳父独自一人路过红水湾村,听人讲有个土匪小头目就隐藏在某个村民家中。正值血气方刚年龄的他,几乎什么也没想就闯了进去。一点防备也没有的土匪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乖乖地束手就擒,一时在全县传为美谈。泰安军分区封振武司令员听说后,还特意把岳父叫去表扬了一番。

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区政府已改称人民公社。一天上午,岳父到大石桥村检查夏粮征购情况,不想遇到了大雨,村支书非叫他到家里吃饭。那时人们的生活都不富裕,岳父觉得自己是个拿工资的,不能白吃人家的,就冒雨跑到大街上买东西,可惜只碰到个卖豆腐的,而且还只剩下4两。回到支书家里,支书说酒也不多了,也就还有多半斤,岳父说那就凑和着喝吧。不料想,下午他人还没到公社,告状的人早到了,说他吃请受贿。尽管岳父觉得挺委曲,但那时的干部最容不得这样的问题发生。于是他就没完没了地作检讨、写检查,一直折腾了半年多。从此以后的十几年里,岳父以此为戒,真的是做到了吃请不到,送礼不要,始终保持了清正廉洁的好作风。直到今天,凡是他工作过的地方的群众一提起来,都称赞他是一个难得的好干部。

离了休的岳父回到老家山东省宁阳县东庄镇东韩村后,虽然名叫“荣臣”,象是“光荣功臣”的意思,但他从没以老功臣自居,挽起袖子就在我岳母和孩子们的自留地、责任田里干起活来,种菜种粮,常常忙得分不清早晚。收获季节,还自个儿挑着青菜走村串乡吆?着卖。子女们嫌他不像个老干部样,在乡亲们眼前面子上不好看。他却一本正经地说道:“我凭自己的力气干活吃饭,有什么不好看的?退休了,干点儿力所能及的活,还是锻炼身体的好方法哩!”他曾是领导干部,他的老战友、老部下有很多都成了市、县级领导,老首长钱均中将已是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按说安排个把人不成问题。可他的几个子女,除俺一个哥哥下煤矿当了工人,其他的全在家务农。有人劝他给子女安排个工作,他说:“和我一块参军的7个人,到解放时只活下来我自己。他们有子女安排吗?国家也有难处,干什么不一样?我要对得起在党旗下的宣誓,遇事不能先想自己……”

大约是过惯了苦日子的缘故,岳父在生活上俭朴得很。每月开几千元的工资,他却很少买肉吃,饭桌上常见的是豆腐、青菜,后来干脆只喝个鸡蛋就当吃了顿饭。他好吸烟,却专捡块把钱的廉价牌子买,子女们有时给买盒好一点儿的,他却舍不得吸,往往放得长了毛。省下来的钱,子女们谁有急用,他这个给几百,那个给几百,惟独对自己“抠”得很。人老了,大病没有,小病却不断,他是能忍则忍,心疼花钱。我们劝他,反正国家给报销,你何必干受罪?一听这话他就给人瞪眼:“国家的钱也是钱,能省就得省!”

我不是党员,也不是领导干部。作为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在与岳父生前相处的二十多年里,我却从他身上学到了共产党员的优良品德。他使我更加明白,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什么会涌现出那么多的优秀党员。和平时期,焦裕禄、孔繁森、李向群、郑培民等英模更是灿若群星。因为,他们始终没有忘记曾经面对党旗庄严举起过右手:“我宣誓……”

岳父去世两年了。但不管时光怎样飞逝,都难磨灭我对他刻骨铭心的记忆。“任何时候有人问起都会斩钉截铁地说:我是共产党员!我永远对得起党旗下的庄严宣誓!”他的这句话,永远是激励我在未来岁月里奋发图强的不竭动力。

相关文章关键词

《对得起那庄严的宣誓》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