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女县长(十二)
幽民县龙源镇凤下村梧桐山靠近幽民县城,属城乡结合地带,区位十分优越。梧桐山除了土地辽阔,还散落地住着许多村民,是开发工业园区的好处所。开发梧桐山工业园区,是李秋当上幽民县常务副县长后应该烧的第三把火。
谁都知道,要搞工业园区开发首先就得征用土地,要征用土地就会涉及被征用土地上村民的利益。在征用土地的过程,村民的拆迁补偿问题是一个十分难协调处理的问题。
为了把梧桐山工业园区开发好,为了妥善协调处理好凤下村村民的关系,为了顺利地做好凤下村村民的拆迁安置工作,李秋在结束了与梅头非昙花一现的悲剧婚姻后,经过再三思考,开始请示县里有关领导、并征求龙源镇党委书记吁明的意见,决定将熟悉农村情况,32岁时就入主凤下村的褚居龙调任为幽民县梧桐山工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龙源镇副镇长,同时兼任凤下村党支部书记。
对于李秋的决定,幽民县委书记李明伟首先表示完全同意,而县长球云却表示了不同的意见。作为球云手下的常务副县长,按理来说,对县长球云的不同意见李秋本该问个原因,并尊重他的意见,可一向不把球云放在眼中的李秋只和李明伟私下碰了一下头后就将褚居龙的事拍了板,定了案,之后,还将他调任为分管龙源镇政法工作的副书记。对此,县长球云虽然没有表示反对,但心中充满了无奈和不满。散文
球云在调任幽民县县长之前原本是少阳市市委书记张云天的秘书,为人和善,办事老到,但成府较深。在张云天离开少阳市委书记一职出任省人大副主任之前,球云便被安排到了幽民县出任县长。任职期间,因为球云年纪较轻,县委书记李明伟在决定一些重大事情的时候,总是先和李秋商量,然后才和球云通气。对此,球云一直是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对于褚居龙的事,他更是看在眼里记在心头。
因李秋的“伯乐识马”,褚居龙一开始也没有辜负李秋的期望,他走马上任后不仅办事果断,而且处处为群众着想,因此,他很快在群众中树立了较高的威望。然而,随着职务的迁升,加之多次受到李明伟和李秋的表扬,还因为他有恩于李秋,褚居龙的霸道作风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出来:在工作中,他搞‘一言堂’,同事们对此不仅颇有微词,而且每次村两委召开会议,委员们等他一两个小时也是常事,而如果有人稍微迟到了几分钟,褚居龙就会摆出官威大加指责:“怎么回事?开个会都拖拖拉拉的,你们还想不想混?……”;可当委员们提议开“民主生活会”时,褚居龙却常常嗤之以鼻:“开什么民主生活会!不要浪费时间了……”由于他集县、镇、村三级官衔于一身,加之有李秋在背后为他保驾护航,工作中,其他村干部对他的种种违规行为常常是敢怒而不敢言。
光阴似剑,岁月如流。很快2003年年底到了。这一年年底,幽民县龙源镇老镇长黄窑因年事高大和换届被调离,新镇长人选一时成了空缺。这时,胸怀大志的褚居龙认为自己已是龙源镇副镇长,不仅在日常工作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曾为李秋的私事两肋插过刀,卖过命,于是,他估摸着新镇长的职务理应非他莫属。然而,事与愿违的是,新镇长一职的人选却偏偏旁落他人。散文
见镇长一职旁落他人,褚居龙的心理不仅十分失望,而且开始有些失衡,于是,他气鼓鼓地来到李秋的办公室,愤愤地点燃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然后瞪着圆圆的双眼对李秋发泄着:“李县长,工作中,我往往充当马前卒,你有急事难事就叫我上,有喜事好事却没轮到我。我问你,那些顺利升官的人哪个有我做的实事、难事多?他们凭什么就可以平步青云地升官?”
面对褚居龙的肝火,坐在办公桌前的李秋先是出乎预料地一惊,然后却浅然一笑地对他说:“居龙,你应该知道,有些事不是我一个人能说了算的。这个时候你一定要冷静,以后的机会还多着呢!只要我和李书记在,你急什么?”
对于李秋的规劝,以前他是听得进去的,可这时的褚居龙不但听不进去,而且还到县委县政府去大吵大闹,对此,身为他顶头上司的吁明和李秋也只好无奈地保持着沉默……
因吵官要官的事没有任何结果,而且在县委、县政府班子中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褚居龙便开始消极怠工。工作时有人要找他,他却往往是不见踪影,打他的手机有时候不是关机就是无人接听。不仅如此,县里、镇里、村里每逢重要会议,他基本上都是缺席的……
在梧桐山工业园区开发的过程中,由于褚居龙的消极怠工,土地的出让也开始出现问题。2004年6月,幽民县凤下村有个名叫于勇的村民向有关部门和相关媒体反映,在幽民老县城入口处的幽少一级公路北侧,有一片土地原来是幽民县龙源镇凤下村上田头村小组的。1994年4月,凤下村为了筹集村级小学和村办公楼的建设资金,村里将该地征用后向社会公开出售,土地性质为商住用地。当时,这块土地被分为34块,每块准建筑面积为60平方米。1995年,这片土地以每块1.5万元的价格被于勇等21户买下了28块。在此之后的1999年12月28日,剩下的6块土地以每块6万元的价格被于勇等21户村民全部买下。于勇等21户买下这片土地后,每块土地另外向相关部门交了8660元的办证、设计、填土等费用,并先后获得了政府部门核发的《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批准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然而,当于勇他们将土地平整后正准备动工兴建商住楼时,由于幽少一级公路修建和拓宽,他们的建楼工程只好服从政府的规划暂时停下。为此,幽民县土地局于1999年8月23日分别在他们的《建设用地批准书》上注明:“因扩宽公路,规划未定,待规划确定后,应抓紧兴建,同意延期使用。”因此,21户中除1户在这块土地上建了一栋5层的楼房外,其余20户一直按照政府的规划等到幽少一级公路完工。2004年6月,幽少一级公路已竣工通车,可幽民县梧桐山工业开发区管委会却背着他们悄悄将他们的土地以每块25万元的价格买给了开发商盖商住楼。
于勇还向相关媒体反映,当他们了解到幽民县梧桐山工业开发区管委会这种一‘女’嫁二‘夫’的做法后,梧桐山工业开发区管委会便采取给他们每块地12万元的价格将土地强行收回。这种回收实际上只补给了他们6万元的买地费,因为他们到银行贷款的利息就花去3万多元,加上办理相关手续又花去近1万元。于勇说,他们买地是盖商住楼,政府将他们的地买给开发商也是盖商住楼,为什么他们的合法用地未经他们同意政府就可随意收回转卖呢?
于勇反映的问题虽然合情合理合法,可并没有引起幽民县委县政府任何领导的重视。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于勇决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此事。于是,找到了江天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黄永:“黄律师,我们想起诉梧桐山工业开发区管委会,你能不能接手这个案子?”
黄永接过于勇的相关材料,仔细看了看,然后微微一笑,摇了摇头:“你们都是普遍百姓,要想和政府打官司,比较难啊!即便赢了官司,执行也是个问题。你们还不如先找找新闻媒体对这件事进行监督监督。”
“找新闻媒体监督?这有用吗?”于勇表示怀疑地看着黄永。
“俗话说:不怕上告,就怕登报。报纸曝光了,如果这块土地涉及到腐败问题,相关人员是要摘乌纱帽的,因为现在毕竟是法制社会,是共产党执政!”
根据黄永的指点,于勇将自己要反映的问题委托黄永帮他写成了投诉材料,然后复印出许多份。
回到家中,他找到所有参与投诉的人签上了姓名,按上了鲜红的指印,一份份地投寄给了省城的各大新闻媒体,包括《江南日报》社。
一个星后的上午,汪海所在的《江南日报》社新闻部便收到于勇的投诉材料。部主任肖天鸣在认真阅读了投诉材料后,认为该事件的背后很可能隐藏着一个腐败案件。为了彻底弄清事件的真相,办事老成的肖天鸣决定指派负责该报法制维权栏目的主编汪海专程前往幽民县对事件进行深入调查采访。
面对新闻部主任肖天鸣的指派,人到中年的汪海不想推辞不去,因为,他不仅是幽民县人,更因为他的初恋情人李秋正担任着幽民县分管计生、招商引资、土地开发的副县长:“肖主任,这件事能不能派其他人去?”
“你是幽民县人,对情况了解。况且,这个事件比较重大,我担心其他人担当不重任。再说,这也是你为家乡人民办好事机会啊。”面对汪海的推辞,肖天鸣并没有给他退路。
见肖天鸣态度十分坚决,汪海只好从肖天鸣手中接过投诉材料一边认真地阅读起来,一边拿出笔列写着采访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