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月出,月没

月出,月没

2013-10-03 00:22 作者:李兴文 阅读量:23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从阳台到客厅,从客厅到卧室;再从卧室到客厅,从客厅到阳台。

爱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爱人爱看韩剧和中国古装电视剧。

自春节以来,各家电视台忽然少有可看的韩剧播出,而国产的古装剧从来都是不会“缺货”的,那些很难弄清楚来由的古代传奇仿佛永不冬眠的笋子,不待春风的吹拂不用春雨的滋润也会层出不穷、四季勃发的,这样的现状倒是正好合了爱人的“胃口”。

我在家里从来都是主动规避家庭“电视纷争”的,办法当然很简单,那就是我从来都是让爱人尽情看电视剧,我就在一旁看书,有时候,电视节目对我实在构成莫大的扰攘了,我就到卧室里去看书,或者在卧室里上网,这样互不相扰,我们才一直这样和睦共处相安无事。

今天是阴历三月十四,月亮将圆,我在散步的路上已经见过天上那个不老婵娟亮丽的姿容了,心里因此早就舒朗了许多。

回到家里,大开窗户,暖风频频入室,甚觉惬意。原打算要一如既往地上网或者看书的,却不料,也许是将圆的皓月搅动了我未老的心,也许是春来的暖风足以让我心宽体胖,总之,我身体的感觉是无比的好,懒散的旧习也就悄然抬头,预计好的事情一件也不想做了。后来终于改了主意,决定陪爱人看电视。

看电视剧时间不长我就坐不住了,我实在不屑于那些身着长跑马褂的角色们的惺惺作态和明目张胆地欺骗于我:那些毫无来由的“历史”传奇让我有苦难言也莫衷一是。更有甚者,不知道是哪一些人怎么那么热衷于心计、权谋、悲情、暴力、残忍、尔虞我诈和明争暗斗之类的情节,非要弄出一些令人喘不过气来的紧张、恐惧、凶狠、顽劣不可,并以此来赚取观众的同情和眼泪,也用以换取观众们的同仇敌忾和义愤填膺,关于艺术品的审美的愉悦性质最终不知给丢到了哪里,我很担心,长此以往,数以亿计的电视观众特别是广大儿童少年们的心灵健康又有谁来保证。这样也便罢了,我尤其感到不舒服的是一些演员一身的“混混儿”气,仿佛还带着酸奶味儿、可乐味儿以及口香糖味道的衣装、道具和台词实在难以让人感到愉悦,他们的并无多少功底的“表演”和当下的浮躁的社会风气是多么的如出一辙。我就“不忍”再看了,无论怎么说,我不能让别人浅薄的“艺术品”这样轻而易举地将我变成同样浅薄的“傻子”!

于是,我就这样宁可在阳台、客厅和卧室之间优哉游哉地来回踱步。

踱之三巡,一个新的想法油然而生:都三月十四了,何不用心看一看难得的天中皓月和春末晴夜的星斗呢?

昨夜,这样的光景也曾出现,阳台在北面,我曾在阳台上看到了西北天空上的北斗星,也曾在卧室窗外见到过东南角的天上将圆的皓月。

今夜却没有了,我所看到的已不再是晴夜,我在阳台上看到的仅仅是一隅布满彤云的幽暗的天空并没有星斗,我在南边卧室的窗内自然也看不见不久前还见过的那一轮将圆的皓月也只是一隅空荡荡的灰蒙蒙的天空。

天,要下雨了。

我也就没有来回踱步的必要了。

不过,关于星斗和皓月的记忆还是有的,并且依然很清晰。

我却不知道,这个世间无以计数的众生,是否还有人也像我这样还能时常记起头上的天空和天上的明月与星斗来。

记得去岁秋日,某网站征集关于中秋节以及月之柔美的文章,未知有多少舞文弄墨者就闻风而动,一夜之间居然大作如云,可谓奢谈风月、极尽讴歌千年流俗与美食共享之能事,其间自然也不乏书写世间的亲情与痴情者,而每言于此,大抵多有援引东坡等人咏月名句的,仿佛惟其如此才算“很中秋很中秋”的了。

我却愕然。

原因在于我于当日央视天气预报中早就得了消息,那晚至次日全国大部地区都是“阴有小雨”的天气,其实即便不看天气预报而只需看看头上这片天也可尽知大概的,中秋之夜天上有无皓月的盛况也便可想而知,我所在的中国西部山区,当日夜间真真切切地下了一场不紧不慢的小雨,一直下到天明。我便想,天下那么多的“得道文人”们看到的中秋明月究竟所出何处呢?也便不得而知了。

作文尚且如此,做人也便同样的可想而知!

后来,渐近年关,某网站又遍求天下年节美文。不过数日,复又佳作如云,我看了几篇,实在有些惶恐不安了,索性又多读了一些篇目。所写尽然为年节光景,或者怀旧,或者感慨,或者绍介年俗,或者铺陈美食,或言走亲访友,或言抚今思古,有些大唱升平,有些寄望颇多,大有百花齐放、精彩荟萃的辉煌气度。我又不以为然了,因为我从以上诸篇大作中又一次领略了一干时尚文人灵魂深处的渺小、浅薄与俗不可耐,我从中同样看到了口含奶嘴儿的幼稚,也看到了戴着MP3耳机的无关痛痒的哼哼唧唧和强作新词。

想来想去,我只好把所有的悲哀全都留给自己品尝,我不知道别人这样作文究竟所为何求,我却以为,人的一生一世与年关是否都是那样的纸醉金迷,是否都是那样的由先前某个时期的缺衣少食破衣烂衫然后终于苦尽甘来饱食暖衣,绕来绕去,分明还是为物所困。每至年节,是否都该那样为已经过世但未享福的亲人和已为过往但不完美的世界虔诚地安魂呢?对一个生命成熟的人来说,在灵魂深处,年节未必都是好事,但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想到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想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唯有当下才是最真,年岁的翻新带给人的更多的恐怕是灵魂的惊悚吧。也不知是否有人想到“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样的生命反思里面所包含的生命的减法规则,究竟有多少人又曾想到“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的乐观、闲适与淡泊?

我是从不反对人生在世各有活法的,我只是想说,童稚小儿的盼年大抵是为了新衣、美食、压岁钱和诸多花样不断翻新的新鲜玩意儿,可是,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大概没有多少心思说那么一些令自己心慌的假话的,对生命没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认识和理解,又何谈享受生活和人生呢?孔老夫子曾曰“未知生,焉知死”以及“未知事人,焉知事鬼”,梁实秋先生也曾说过“常常请上座,渐渐入祠堂”,年节,除了衣食住行的冷暖、难易,还应该有人生在世的悲喜愁乐,如果仅仅是凭吊远祖,眷念故亲(当然这些原也不错),是不是更应该关照现实的人性、注重心灵的慰藉呢?如果仅仅是对华服美食、饴甘餍肥的唱诵,未免显得过于肤浅了吧。

我说了我不反对人生在世各有活法,我只想说,当下居然有这么多的人不说真话或者不敢说真话,即便是在面对自己有限的生命的时候依然不说真话!大概仍然在名利面前各有所图吧。

明天是阴历三月十五,按理应该是一个月圆的日子,而今天,则是活着的人追念和祭奠先祖故亲的日子,月出,复又月没,如果我之所料将会变成现实,弄虚作假的“大作”明日将会又出许多。明晚以后,关于赏月的故事,一定还会有人饶有兴趣地讲起吧。其实讲也无妨,但愿故事的结局和意蕴还能有一些关于人生和生命方面的分量。

2012-4-4

相关文章关键词

《月出,月没》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