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诗人池凌云《密语》赏析

诗人池凌云《密语》赏析

2013-10-27 09:28 作者:尕黑 阅读量:30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池凌云,出生于浙江瑞安,80年代末开始写诗,当过工人、教师、记者,出版有诗集《飞奔的雪花》、《光线》(与人合集)、《一个人的对话》、《池凌云诗选》。曾获2010年《十月》诗歌奖。现居温州。

《密语》

我不厌倦当一名陌生女子,一个在你旅途上不相干的人

——阿赫玛托娃

不是所有的男人在看着她

而是神在看着她

她的密语散落在人间,雾,彻夜撑着干涩的双眸

陌生的天空下迟来的庇护,会晤愁苦的包藏

她是你的安娜,也是我的

但她并不是只在远方歌唱

不是万事已休,从序曲到最后

她说“夜啊”——谁能接过那变暗的灯笼?

泪水在冰上烧出一个洞

好消息仍迟迟未到

即使最近的星也离得太远

她因忧伤而死

你知道给她一半心灵就好

不要全部,这样她就能欢笑

我牵挂她的健康,一个死于1966年的人

如何继续活下来

而她早已看见死神眼里深蓝的光芒

难愈的伤,也要在火中熔化

我听到火的欢唱:认识她是特殊的荣幸。

她低垂的双目献出黄昏

她蒙难的孤独和耻辱,要求所有爱

只能拥有密语——

那尘世中的“柏木雕花箱”

名作赏析

此诗原载于《延河》2010年第8期。这是诗人《献诗》(组诗)中的一首,另一首是《画像》这两首都是献给俄罗斯诗人安娜·安德列耶夫娜·阿赫玛托娃的诗作。

安娜·阿赫玛托娃,原姓(高连科或柯连科或戈连科)后改姓曾祖母姓(阿赫玛托娃)。她是俄罗斯白银时代的“萨福”,被俄罗斯文坛誉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与普希金“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齐名。她也是阿克梅主义的代表人物。著有诗集《黄昏》、《念珠》、《白鸟集》《车前草》、叙事长诗《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组诗《安魂曲》。

安娜的一生经历了蒙难、孤独、甚至是耻辱。婚姻的失败、政治的迫害,流浪的生活,同时,跨度了俄国沙皇和苏联十月社会主义时代,在这种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安娜克服了种种艰难:面对前夫的离去与死亡;面对儿子的受牵连的失去的自由;甚至面对着死亡,她以一个坚强的女性,一个伟大的母亲挺了过来。直至1966年3月5日走完了她的人生之路,终年77岁。从此一颗俄罗斯文坛上的巨星坠落了。到了1989年她的诞生100周年,联合国将这一年定为“阿赫玛托娃年”这迟到的荣誉,也是世界人民对她的一种补偿吧

诗人池凌云的精神亲戚有很多:茨维塔耶娃、策兰、米沃什、曼德尔斯塔姆、梵高、卡夫卡、薇依、帕斯捷尔纳克、布罗茨基等,诗人除了阿赫玛托娃外,还为玛丽娜写下《玛丽娜在深夜写诗》,为音乐家巴赫写了同名曲《雅克的迦可琳》等诗作,这些外国诗人影响着诗人的创作思维。

此诗诗人以“密语”(悄悄话的形式)向“你”诉说。全诗分了五个小节。第一小节从“不是所有的男人在看着她”到“会晤愁苦的包藏”。“不是所有的男人在看着她”当然总还有一部分男人在注目着她,这一部分男人或是她的崇拜者或受其影响的诗人,不仅如此,还有“神”在看着她,这里的“神”可以理解为全体大众或世界人民,世界人民一直在关注着她。“她的密语”或是爱的密语隐藏“在陌生的浅笑中”或在“惆怅的琴声中”呀在“紫罗兰的梦境中”和“晶莹的霜花里”,总之像星星一样散落在人间。“雾,彻夜撑着干涩的双眸”,这里的“雾”可以理解为笼罩在前苏联上空的政治气氛,在这种氛围下,诗人的双眸是无法看清那时的形势的。“陌生的天空下迟来的庇护”。“陌生的天空”可以理解为异国他乡,或巴黎或在塔什干,诗人的诗作得到暂时的庇护,这种庇护包藏着会晤的愁苦。

诗的第二小节从“她是你的安娜”到“谁能接过那变暗的灯笼?”她不仅是“你”的安娜,也是“我”的安娜,更是大家的安娜,是全俄罗斯乃至全世界的安娜。她不仅在遥远的俄罗斯歌唱而且已经唱遍了全世界。她的歌声始终不会停止,她的《安魂曲》从序曲到最后控诉着一个时代的悲哀,“夜,谁能接过那变暗的灯笼?”唯有俄罗斯的人民,世界人民。

诗的第三小节从“泪水在冰上烧出一个洞”到“不要全部,这样她就能欢笑”也许是泪水感动了上帝,在冻结的俄罗斯用热泪烧开了一个口子,解冻的政治气氛没有给诗人带去任何利好消息,即使希望的星星并不太远,有限的光线也难以照耀到诗人的身上。诗人依旧在病困交加中离去,即使人们那怕给予一半的支持,她不需要全部光热,这样或许带着遗撼而去。

诗的第四小节,从“我牵挂她的健康”到“也要在火中熔化”。按理说“一个死于1966年的人”有何健康可以牵挂。这里健康是指一种社会风尚,发何让诗人的精神和灵魂继续弘扬下去。对于死神安娜在《安魂曲》“致死神”一诗中有了深刻的理解“心爱者的双眸中,那蓝色的火花,遮蔽住最后的畏惧”连同那“难愈的伤,也在火中熔化”了,这样的结果还有什么畏惧可言。

诗的第三小节从“我听以火的欢唱”到“那尘世中的“柏木雕花箱””。在熔化“难愈的伤”的过程中,连“火”也感到特殊的荣幸,或这“火”从来没有熔化过像安娜这样的伤痛。

“在静夜遥望,把声音降到最低,呈上沉默的献诗”。“她在低垂的双目下”献出的诗集就是《黄昏》,“她蒙难的孤独和耻辱要求所有的爱”这爱就是诗集《爱情》。她拥有的“密语”或许就藏在“柏木雕花箱”中,或在伊纳肯基·安年基斯的诗集《柏木雕花箱》中。

相关文章关键词

《诗人池凌云《密语》赏析》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