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念早逝的灵魂
我相信人是有灵魂的。特别是哪些早逝的灵魂,我常常在心中追念。
丽琴同学走了。走的匆匆,走的凄凉。丽琴的早逝让许多相识的同学都心存遗憾。
丽琴同学弥留之际,县城的、农村的、市上的、外地的、同级的、同班的同学去家里看望时,被丽琴丈夫拒之门外,不让进屋。个个心情沉重而又失望的离去。就连和她最要好的周侠同学也没例外。周侠是当过县妇联主任的,碰到这样不近人情的闭门遭拒,心里十分伤感。后来丽琴去世了,许多同学竟然都不知道,没能送她一程,更没有安慰她早逝的灵魂,能让她一路走好。
丽琴姓陈,跟我是同学又是老乡。我们虽同乡不同村,但两个村子离的很近,相距也就三、四里地。我们是初中、高中同学,虽不同班,但彼此也都熟悉。后来丽琴的妹妹又嫁给了我一位当武警军官的表弟,我们也算沾亲带故。
丽琴生前是属于“花”类人物的女性,在学校当学生是“校花”,毕业后在宾馆当服务员是“馆花”,再后来从商又是店“花”。她的天生质丽,让人感觉十分自然,是一种没有丝毫雕琢的美。她的一生是不是应验了“自古红?多薄命”的经典。按说她一生认真的做事,改革开放后又勤劳的经商挣钱,善待同事,善待家人,抚养两个女儿也不容易。现在经济状况好了,孩子也大了,该好好享受生活了,但她却不到五十岁就匆匆地赶往另一个世界,给这个真实世界上关心、呵护、帮助、相思、相念她的人留下了许多遗憾和追念。
我和丽琴的最后一次见面是2002年10月,她同林宝、润侠同学一起来看我,那天我们一起吃过便饭,又说又笑,还快乐的回忆了风华正茂的学生时代,看不出她有什么不祥之兆,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我一直觉得,在这个世界上,同学之间的情谊是最为真诚的。郭锐明同学,对丽琴的追念,情深意切,就很让人感动。锐明和丽琴是高中同班同学,关系要好,是那种纯粹的、友谊般的同学之情。听锐明同乡同村的同学说,锐明兄弟五个,没有姐妹,高中毕业后,锐明母亲认丽琴为干女。锐明毕业后就去当兵,后来转业河南洛阳,这些年很少回家,两人相见机会不多。就在丽琴去逝后的2005年“五一”节期间,锐明母亲病危到县医院抢救,他回老家尽孝心侍奉母亲,当县城工作的同学为他讲了丽琴病故前后的情况时,他情不自禁的眼圈发红。一天,趁母亲病情稳定的间隙,他约了于增录同学一起去距县城三十多里的丽琴坟地向丽琴表示了最纯真、最深切的追念,为丽琴献了他精心挑选的鲜花。丽琴可能今辈还没有接受过别人送花呢!因为中国农村红白事送花也是这几年才兴起的。我想丽琴接过锐明送的鲜花,会在天堂笑的更灿烂、更美丽、更漂亮。为了这早逝的追念,锐明极致地发挥了他文人特有的思维,写了如此令人动情的悼文,通过心灵的电子邮件,发往设在丽琴天堂的电子邮箱。
丽琴同学:我从异乡回到故乡来看你,你却走了,而且走的很凄凉。听同学说,你有病的那些日子,受了不少病痛的折磨。特别是你将离开这个美好世界的前几天,同学们相继想去看望你、安慰你,却遭到你家人无礼拒绝,此时,我的心都快碎了。后来,据你丈夫解释这是你的想法,我就更不能理解了。丽琴: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不论他(她)活的时间长短,也不论他(她)对这个世界有无贡献,或贡献大小,但当他(她)要离开这个世界时,身边缺少了亲情、友情的关爱和安慰,那种孤独与无助、冷漠与无奈是人间无以言状的悲哀。这对还要继续活下去人的心灵是莫大的伤害,特别是我作为同学、朋友、兄长在你弥留之际连一句宽慰的话都没说上,连最后一面都未能见上,这让我遗恨终生。丽琴:现在说什么也没用了,我唯一能作的就是尽力关心照顾好你的两个女儿,我们大家都会尽心尽力的。丽琴:你放心吧!如果那边的世界和这边世界一样的话,希望你能“活”得愉快、健康。如果人有来世的话,也希望你珍爱自己。相信我们的心灵是相通的,我们常会在梦里相见。安息吧!丽琴。你的同学、朋友、兄长,锐明。2005年5月2日。
就在锐明和增录烧完纸钱返回医院时,天突然下起了中雨,锐明给增录说:这是“我们的行动把老天感动了。”这时锐明的手机响了,那边是锐明二哥的声音:“赶快回医院,妈可能不行了”。回到病床前,母亲拉着锐明的手,用十分微弱的声音问:“你给丽琴上过坟了”,锐明回答:“上过了”。母亲说:“这下丽琴就能闭上眼睛了。”说完,这个世界上又一位伟大母亲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丽琴去了不到一年,听说丈夫已续弦新娶,又买了新房。丽琴的早逝让我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人一生中一定要自己珍爱自己,只要健康的活着就是幸福。有人不是说过健康是阿拉伯数字中的1,财富、地位、名誉等是1后面的0这样的话吗?1不存在了,后面的0再多还有什么意义呢!现在活着的人一定要悟透这个理。
雨亦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