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爱心,是放还是收
爱心本无价,属于心与心的交融,感同身受后滴落几颗纯净的温暖,是人间最珍贵的情怀。可纯净美丽的东西一旦被玷污,后果是非常可怕的,就像一杯水,谁都不想看到它污浊时的样子。爱心,作为一直被我们歌功颂德的优秀品质,谁又会想到它也会被世俗的黑手触碰,发出一阵阵被人发指的腐臭呢?
一块钱,五毛钱,对某些人而言,也许微不足道,可能视如纸草。可正是这一张张的零碎,却无时不刻的在左右着许多人的命运。您有情有义的将一份同情扔进街头乞讨者的饭缸里,其用心毋庸质疑,可嘉可褒。可如果有人借您的爱心大发苦肉财,您又会作何感想呢?
现而今,无论多么繁华的都市,都少不了这样一群街头乞者,或老或幼或残或病。从广州的解放路到北京的王府井,总会有那么一群人惨不忍睹的在您面前深情乞怜。也许您心有不忍而善心大发,以为做了一件功德之事。也许您匆忙闪过对其视而不见,无关爱心之谈。
爱心,本是一种纯洁高尚的东西,可如果因为您自己的无知或者盲目,将爱心当成购物去消费,那么在如今假货横行的市流中,买到伪造的产品那倒也不足为奇。而这样的结果便是,您间接促进了这种造假行为的膨胀。甚而言之,您的错误爱心很可能会成为别人非法搜刮财富时的间接帮凶。
此种设想并非无稽之谈,也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在光天化日之下隐蔽完好却货真价实存在的事实。如果有一股犯罪团伙在幕后充当黑手来骗取广大人民的同情心,您的捐助不但不是爱心,反而会成为对受助人的一种伤害。
自2003年8月1日,国务院就已经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可是并没有减少乞讨人员的数量,反而使得乞讨人员的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很简单,如果把乞讨作为一项职业,它也会带来不菲的财富。调查发现,基于学生的社会意识淡薄以及品格单纯,成为最容易受骗上当的人群。
我上高中的时候就曾碰到过这种现象,一个小女孩儿可怜兮兮的跪在我们学校大门口,衣着褴褛,披头散发,引来不少学生围观。看着她在地上用稚嫩笔迹写下的悲情命运,说是求一点路费回家,于是大家纷纷大施爱心,最后好像是被学校的保安给劝走了。可就在第二天我出去逛街的时候,却又在市里的商业广场看见了她,使用着相同的道具,摆着相同的造型,我顿时哑口无言。
很多资料显示,街头乞讨不少有黑手在幕后操作,有些甚至是拿被拐卖来的儿童作为敛财的工具,更有甚者,人为的将其断手断脚来谋求路人的同情。很多老人则是固定一段时间上交一定费用才有资格继续乞讨,而且很多还是组团进行乞讨,走上了职业化的乞讨道路。所以,街头乞讨,很多不是因为生活所迫,而是一种为谋求财富而采取的手段而已。
看了上述内容,您还会随随便便的将手中的浓情暖意献给他们吗?您还会认为您的慷慨解囊就一定会是一种温暖的爱心吗?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我们的许多付出往往只是徒劳,还有可能是在助纣为虐。难道我们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惨不忍睹的场景而无动于衷?当然不是,只是我们在奉献自己爱心的时候,一定要通过正确合法的渠道,不然,很可能会是揠苗助长,收到事与愿违的效果。
国家有许多正规的慈善机构和合法的募捐活动,都是良好的献爱心渠道。如果您实在是同情他们,请他们搓一顿也未尝不可。可事实就是,如果我们对街头的乞讨者都摇头拒绝的话,相信这种背后的黑手很快就会消失。
古言道,一将功成万骨枯,任何朝代的兴起都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而就此现象而言,只有强大国力支撑起的社会福利才能真正的解救他们,也只有对他们的置若罔闻才能够减少此累骗局现象的发生。有时候通过冷静的思考发现,一方面是世故,一方面是理智,左右着我们徘徊着的决定。可以往的许多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往往是冷静后的理智最终笑到了最后。
故而,街头乞讨爱心当收不当放。您若真正同情他们,把钱直接捐给福利机构,如果福利机构强大了,我想他们若真的有问题也就不会再是问题。如果很多人都这样做,你以后出门,兴许就不会再碰到类似的乞讨者。当然,如果国家能够站出来主持大局最好不过,这样我相信,街乞现象不说很快消失,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都是人心肉长,看着孩子们颠沛流离的漂泊,看着老人们骨瘦如柴却还要风餐露宿,看着身形残缺不整却还要在烈日暴雨下拥歌弄舞的可怜人,谁不为之触动,为之揪心呢?我们温情暖暖送出的爱心究竟去了哪里?难道就真的是雪中送炭,成了他们危弱时的拐杖了吗?街头爱心,多年来一直被诟病,真假难辨。如果您以后不想在火车站里看到屁颠的孩子巴着您要钱,不想看到面黄肌瘦的老人瘫倒在路边,我想,您是时候应该挥剑斩情丝,理智的对他们说一声对不起,也许这样做的结果会比您直接扔下几块钱更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