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致尽在五龙潭
五龙潭位于内乡县城北60公里处的夏馆镇境内,地处伏扣山腰部。四周群山叠嶂翠潭飞瀑,鸟语花香湖光山色,历史上称“秋林夏馆山”,金哀宗正大四年(1227)著名诗人元好问任内乡县令曾置墅于此,留下了“夏馆秋林山水窟”,“笋蕨梦中香”的佳句。《水浒传》里也曾写下燕青在此射燕、宋江在此吟诗的篇章,寄寓了忧国忧民、力图重整山河再致清平的愿望。
五龙潭源出铧尖垛南麓,北连宝天曼,南瞰玉屏山,西邻挂剑垛,东接全树垭。一条溪流依傍峡谷蚪蛇折行串连十泓深潭。据专家证出,五龙潭的所在峰岭,尽系元古界火成岩,岩浆喷发之际断裂为涧突起成峰,起伏点滴皆尽奇观。五龙潭同景旅游区共有五十余个景点,全长10余公里,共绕十五座山头三十二条山涧溪流河谷,是中原难得的旅游避暑胜地。
起步百余米便进入景区,一堵石壁悬空挡道宛如古堡寨门,举首观望高可接天,故称“南天门”。穿过“南天门”便是“黄龙潭”,该潭水深无底呈浊黄色,日照之时,隐约可窥水下有物所游。此潭名曰“黄龙”但不是五龙的近族。相传当年五龙兄弟定居于此,距北方二十余里外黄龙山上的黄龙气愤不过,说风水宝地何以让它们占据,便从黄龙山盘来和五龙鏖战,败阵后一头扎入此潭再也没敢出来。
继续沿溪而上,野花夹道,曲径通幽,四周林木葱郁,山头雾蔼迷蒙。游人正感叹山与河的壮美树与林的壮观,太阳光攸地淡了下去,举首仰望便有七彩日晕笼罩着一方天井,恰似一束光环绕顶,著名作家乔典运戏言“佛光普照,这些人中必有圣人”。
再行千米山宽涧阔,目光及处又一潭,名曰“赤龙潭”。是五龙中最小的兄弟,也称“五潭”。此潭石壁赤色,流水滚过呈一挂红裙漂浮。上溯百米别有洞天,“青龙潭”自刀削石缝里咆哮而出,溅起“大珠小珠的玉盘”。行数里许,展现出又一清潭,远远眺望白光耀眼,水至数百米高的崖上飞奔而泻,人潭中静如幽林。此为“白龙潭”,潭边浅苇茂密,潭底可窥游鱼,撩起水佛面顿觉眼明心亮,捧起水饮喝会感凉爽可口。距“白龙潭”不足百米便是“乌龙潭”。水流如注哗哗作响,又名“响水潭”。潭周奇峰如笋高约百丈,人行走须低头弯腰攀索慢步。再向上攀越来越冷,看时间正值十二点怎么会呢?来到“黑龙潭”,便已觉秋日之寒凉。此潭座落在海拔千米以上,潭面约数亩许。仰首环视,人如井中之蛙,正北处一挂瀑布悬壁而垂,水珠随风荡去,则如花如玉如雾如雪,偶有几声轰鸣会感觉山海呼啸。当地人很朴实地称这里为“一年四季无夏天”。
美丽的“五龙潭”,春时各种花开芳香溢人,夏至林木茂密清幽凉爽,秋来红叶绕山野菊铺地,冬则冰雪如注玉装素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