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人世间的荒诞剧――读夏目漱石《我是猫》

人世间的荒诞剧――读夏目漱石《我是猫》

2013-10-02 11:51 作者:草色的风 阅读量:31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最近看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作品《我是猫》,对猫这种动物竟有了新的体会。我一直是不甚喜欢猫这种动物的,总觉得在沉沉黑夜中那两只绿莹莹的眼睛无限凄惨,仿佛飘在空气中的愁人的惨淡的哀和怨,生生让人吓出一身的冷汗,内心里还要忍受那突如其来的恐惧。现在想来,我确实对广大的猫同胞过于苛责了,没准夏目漱石的“咱家”就首先对我怒目而视,愤愤指责我“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

在《我是猫》一书中,作家的“猫眼看世界”或许会给人一种怪诞感,然而,正是这种“陌生化”产生的新鲜的怪诞感给了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使人们脱离惯性的思维模式和常见的固有意识地感知世界。而作家笔下的猫君看到的更是一个荒诞的人类的世界,世人皆如跳梁小丑犹不自知。这一反常态的描写已不仅仅只带来一种荒诞,更多的是对人类、对社会的反思。

夏目漱石自己在文中说到:“因为人类的两只眼睛并列在一个平面上,不能同时顾盼左右,所以,只有事物的片面映入眼帘,够可怜的了。”或许这就是作者以猫眼代替人眼看世界的缘故。世人的眼里,总是能够轻而易举看到自己纯洁的美好的辉煌的灿烂的一面,而对剩下的丑陋的肮脏的麻木的不堪的杂质视而不见或者避而不言。人习惯把自己摆在一个崇高的位置而沾沾自喜,那是他们早已被生活的尘土遮了眼,蒙了心。只有智者才会说当我们越谦卑时,我们越接近崇高。中国的古语说“忠言逆耳”,为什么忠言很难顺耳,因为忠言的“忠”把代表真理道义的“中”压在了人“心”之上,这下揣着高高在上的心的人们就开始不乐意了,潜意识里都充满拒绝的成分,把偏执和顽固演绎得淋漓尽致。于是来来往往间才有那么多自以为是的骄傲如孔雀的人。主人公苦沙弥先生装模作样写诗吟文章,于我们而言并不是一笑而过的幽默搞笑,它是一个荒诞不羁的索引,不仅仅是人物性格的荒诞不羁,小说情节的荒诞不羁,更是作家思想里的荒诞不羁,是整个世界的荒诞不羁。

人类误读了世界,却反而说是世界欺骗了他们。这是这出盛大的荒诞剧里最显著的情节。人习惯黑白颠倒,是非不分,似乎是受了“难得糊涂”的教引而要摆正姿态糊涂一世,不知郑板桥看到这样的世风日下会作何感想。在夏目漱石的笔下,人总是喜欢把海阔天高的世界用小刀零切碎割,划出自己的领域,并在其中画地为牢。小说里的人物,小教员苦沙弥无端厌恶满身铜臭的金田商人,却不曾反思过自己的满身恶味;迷亭在嬉笑怒骂声中高人一等的作态以及故作不屑的态度与生活格格不入的同时暴露出人类自我膨胀的虚幻;寒月自吹自擂的话语在表面的自得下却是更大的生活空虚和无聊,掩不住欲盖弥彰的苍白……反之,苦沙弥家的猫君却是“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了。我们时时好奇的猫君总能得到上天的垂怜和眷顾,并且拥有一双无与伦比无可替代的猫眼穿透一切伪装,达到世界深层的真实。

人世的荒诞剧里,演员都被荒诞化了的,人人无意识地陷入世界荒诞的泥沼之中,只有这一只猫,在踩着泥沼的第一时间里拔腿抽身离去,也许还留下几朵梅花似的脚印。人以为自己是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人,殊不知,人和桥都只是风景的一部分,这便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无知了。只是,人世间,仅存这样一只猫,仅存这样一双能够穿透黑暗的眼睛,这是生活的幸,抑或是,不幸?

相关文章关键词

《人世间的荒诞剧――读夏目漱石《我是猫》》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