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哈哈“愚人节”

哈哈“愚人节”

2013-10-23 14:33 作者:上虞厂房网 阅读量:25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这年头我们中国人的物质生活丰富了,精神生活也随着滋润。不但过着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些中国的传统节日,而且也流行过上了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这些西方的洋节日。

每年的4月1日是愚人节,愚人节,顾名思义就是愚弄、捉弄人的节日。可谁也没想到这么一个舶来的节日,会越来越受到中国人的青睐,而且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这个节日,大家互相开着玩笑,彼此用假话来捉弄朋友和熟人。

西方人比较坦率、真诚,没有太多的弯弯、绕绕、花花肠子。可我们中国人不同,有着太多的聪明才智,这些整人花样如果都挪到了愚人节,那我们的身边在节日的这一天就不知道会发生多少令人捧腹大笑的奇闻趣事呢?

我的记忆中,记得第一次过愚人节,是在2009年4月1日中午。说实话,那个时候,我还真不晓得有这么一个节日呢!

这天,我刚吃完中饭正在江杨路的鼎新装潢公司办公室里玩电脑,忽然接到我们上虞本地的一位网友的手机信息,上面写道:

“在干吗?我在茗香阁茶座门口等你,过了十二点就不候了!”

这是一位网上认识但时间不长,又是在附近万和城童装柜上班的女网友。

我看完信息,就急忙地关掉电脑,匆匆出门来到了新建桥旁的茗香阁茶座门口,东张西望地寻找她。

我看她人不在,还以为她有事走开了,就非常诚心地等待着她的到来。

等呀!等呀!一直等到下午一点多钟了,还不见人影,后来我有事就先回去了。

但这件事我耿耿于怀,就在第二天中午,我打电话请她吃饭,问起这条短信是怎么一回事?她一脸正经地反问道:“你还真去了?”

然后,忍不住地大笑着说:“笨蛋!你不知道昨天是什么日子吗?”

我好奇的问:“什么日子?”

她笑着回答:“昨天是愚人节!”

噢,我这才恍然大悟!明白自己给她骗了,被她捉弄了,做了一回“洋盘”。

我骂了一句:“你这个坏女人!”

骂完,我自己也笑了。

从此,我牢牢地记住了愚人节这个节日。

回家后,我从网上查阅了愚人节的资料,这个“愚人节”倒也是“有趣”。

每年的4月1日,是西方也是美国的民间传统节日--愚人节,英文为AprilFool‘sDay。

在愚人节这一天,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多种多样的方式与身边和周围的人开玩笑,尽情调侃、哄骗、取笑、愚弄别人。而最后只要告知上当受骗者今天是愚人节时就行。

因此在愚人节这一天总是能够制造出许多笑话,随着时间的推移,愚人节作弄人的手法,也是花样翻新,新意百出。

但有些玩笑开得过大了也会引起人们的恐慌。

据说,愚人节流行到美国的起初,任何美国人都可以炮制骇人听闻的消息,可以不负丝毫的道德和法律责任,政府和司法部门也不会追究。而且,谁编造的谎言最离奇、最能骗取人们相信,谁还会荣膺桂冠。

但,这种做法给社会秩序带来不少混乱,如果大家都在这一天可以“不负责任”的“乱搞恶作剧”,那无疑就是玩笑开过了“头”,肯定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因而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

毕竟,“愚人”行为只有在法律许可的范畴内进行,突破了底线,那就是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名誉权及扰乱了社会秩序,会受到相应的法律责任追究。

设立“愚人节”的本意,最终也就是为了使更多平时忙于工作的人能够轻松一下、欢乐一下。

现在,人们在节日期间的愚弄欺骗已不再像过去那样离谱,而是以轻松和欢乐为目的。

在愚人节这一天里,无论是风流倜傥的法国人、绅士十足的英国人、热情洋溢的意大利人,还是做事一板一眼、严肃正经的德国人,都能玩弄一些小把戏,愚你娱我,热闹非常。

现在的愚人节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严格规矩,是玩笑只能开到中午12点之前。待过了钟点还开玩笑的人会立刻碰钉子,自找没趣儿;等过了中午还找乐子的人会被人们取笑是一个大傻瓜。

愚人节在历史上已出现了几百年,对于它的起源众说纷纭,但我更倾向于愚人节起源法国。

传说公元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记年法——格里历(即目前通用的阳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

但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这一天送礼品,庆祝新年。

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大加嘲弄,于是聪明滑稽的人就在4月1日这一天给他们送假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之谓“四月傻瓜”或“上钩的鱼”。

从此以后,法国人便在4月1日这一天互相愚弄,逐渐成为了法国流行的风俗。

时间到了18世纪初期,愚人节的习俗开始传到英国,接着又被英国的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今天,愚人节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节日,差不多在整个欧洲和北美都是流行的。

在西方,愚人节仅仅只是一个成人游戏,颇具幽默感。在这个日子里,拿朋友开心无伤大雅,偶尔被人捉弄了也不过一笑了之。

在我们这儿,愚人节对于幽默或者说是愚弄他人,大多数年轻人或是白领比较容易接受,也许能达到放松心情的目的。中国人有一个聪明的头脑,往往会把愚人节津津有味地搞成“恶作剧”,可极大部分国人还不十分适应。

人们常说“笑一笑,十年少。”人长大了,每个人都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彼此之间多了份客气,少了些亲切。或许唯有在愚人节这天轻松一下,做了傻事别人也不会放在心上。哈哈……

相关文章关键词

《哈哈“愚人节”》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