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

2013-10-23 03:28 作者:陈奥 阅读量:23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我班有一女生就是应试教育的直接受害者。我就是见证人。为了有个好分数,她三年来每天早上疯狂地背书。破嗓子声音之大,估计整个大悟都听得见。况且读得咬牙切齿,读得捶胸顿足,读得恨之如骨。两手将课本死锁在桌子上,语调中有要将全人类杀得一个不剩的悲愤。然而每次都坐在角落里。因个性突出,每当她读书时,她周围总有一帮子必修课选修,选修课不修,不修课必修的生物用神奇的眼神读她。结果是她没读懂书,生物没读懂她。现已搞得郁郁寡欢,痴痴呆呆,疯疯颠颠。

在寝室我曾有幸…应该说是不幸…目睹了惊心动魂的一幕。我一室友成绩比上面女生好一些,他每天晚上搞学习到三更半夜。早上醒来发现自己趴在书本上的情况不计其数。因此还大感冒几次。

有天晚上我因看一本关于文化教育的书,读一些关于应试教育的杂文。读得甚是过瘾,就多看了会儿至凌晨一两点。正品味得投入,忽闻对角床上传来声响,仔细端详,好像是在背王勃的《滕王阁序》,我没太在意。谁知他一激动就从上铺如石头般作自由落体运动砸在地上,一声闷响,震得整栋寝室楼都在摇晃。还好有被褥垫着,当时只是一时分不清东南西北,没伤太重。我问怎么了,他说没什么。

读高一时,有几起学生因考分得抑郁症发疯的事件。最近又听说华科大有几人跳楼的事故,死得很惨。

读书无非陶冶人的性情,激励人的斗志,抚慰受伤的心灵,当然你也可理解为发财致富。如果教育起了副作用,甚至是反作用,那么这样的教育是抬举还是贬低?是教育的庆幸还是悲哀?

我一直认为考试只是一个检测知识、技能的手段。如果没有成绩考试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高中三年,我们两年就把高中三年的所有课程都上完了。时间紧凑,老师上得紧张,学生学得乖张。学习效率就不说了。成绩可想而知。这样紧迫的原因就是为了余下的一年。这一年全部用来考试和讲卷子。因为基本知识不牢固,所以老师在上面讲得唾沫飞溅,而下的学生一个个面露迷惑眼神,往往不知所云。气得老师骂爹辱娘。

花费高中三分之一的时间考试,终于有所成果。把绝大多数学生训练成了“职业考生”“应试专家”了。

这里培养出的职业考生们有浓厚的考试意识,有强烈的考试欲望,有规范的考试技巧,程序化的考试规律,稳定的考试心态。见了考试就兴奋,听了考试就激动,把学生弄得像被训练了的见土匪就流口水的警犬。

注重考试而轻视知识的摄入,就好比在污染的黄河中建个大坝,只起阻碍作用而污水依旧是污水丝毫没有净化。没有任何有效作用反而耗力耗时耗财。

2007年是我国恢复高考30周年,教育部就透露正在酝酿高考改革方案。有不少所谓教育专家都呼吁高考考试改一次为多次。就是现在的统考。

我看到了呆了,杀了考生好了。一次就让人九死一生死去活来了,七次培养职业杀手啊!六次的统考抄袭更严重,更不真实。这六次统考的加入,好比在污染的黄河上又加了六个大坝,只是让考生多了几次大的身心摧残。中国养这么一帮子猪都比养这么一帮子“专家”强。连原生质都明白的道理,这帮子专家就…

就是在离高考三天的时候,班主任也还叫我们考试时要“胆大心细”“眼急手快”。不注意还听不懂这话,就是叫我们抄袭下。物理老师生物老师更是直言不讳。可见高考是个看分数的选才方式。

前教育部部长周济被刮了,原因是考生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继任部长估计是抄袭严重又恢复A、B卷,兼使用金属探测仪、信号屏蔽仪。基本问题没解决,这些无据作为只会让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变为高中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相关文章关键词

《应试教育》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