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爱旅行吗
总是不愿长期蜷缩在家里,一有时间便想出去走走,让目光触及新的物象,让感官感受新的领域。这样,即便是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来,那心情也像饮过春风一样舒爽,浑身散发出暖暖的阳光味道,愁绪被脚步碾碎,卷裹在滚滚尘埃里飘散而去。
走出家园,行走在陌生的环境里,看到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和不一样的山水景物,会突然感觉自己已从原有的生活模式中逃逸了出来,摆脱了惯常引力的制约,那种非工作状态的闲散神韵让人神清气爽,心胸豁然开朗,淤积在心中的闷气也悄无声息地疏散而去,心中油然升腾起对生活的爱恋和对生命的珍爱之情。天地万物给人的是一种朴实、纯净、大度、包容、无怨和忘我的朗然境界。相传一人患了绝症,在医生结论的半年生命期限内,绝望的他悄然离开亲人,游走于天地之间,他要将生命结束在山川河流,然而多年后他却精神焕发地回到了自己的家。这个故事有点像神话传说,但却饱含了人对自然境界神奇力量的认可。也许正是天地间这本无字之书的空灵解脱了他的精神枷锁,进而除却了身体上的病痛。面对异地山水,面对陌生面孔,你可以说也可以不说,可以笑也可以不笑,没有了原来的做作和刻意,无须猜度,无须奉迎,心绪是随意的,精神是放松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以自然的状态呈现。人,渴望这种状态,但人的物质属性又将人长期囹圄在一个狭小的环境里。为了透气、为了放逐、为了逃避,人便迈开了双脚走出家园。即便是在交通不便的年代,人们也会抽出时间一步一步用脚丈量出十里八里乃至几十里路程,来到亲戚、朋友家坐坐看看叨叨家常,一番自我释放后,返程的路上便踏出了一串轻快的欢歌。
而如今的人们仰仗着优越的条件,越来越爱走出家门,脚步也越走越远,已不止限于亲戚朋友家而更趋向于异域风光。无论哪个景区都有数不清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就连“轮椅”也加入了进来,更有甚者携带着宠物一道万水千山。
把自己从原来的环境里抽离出去并不是舍弃家园,反之,走得离家越远、越久就越惦记家园。离开,是为了回来;旅行,是为了审视自己,为了思考怎样重新回到自己原来的生活轨道。同时,旅行也是为了丰富生命体验,拓展心灵感受,用我们有限的载体去探知无尽的世界。旅行,会使我们在不知觉中连接地理与文化,地理与文化又悄然丰富了我们的思想,思想的过程也就是我们生命的繁茂过程。“读万卷书,走万里路”,是人生的高尚境界。
但是,旅行,最好讲究一种心境,一种从从容容的心境,一种能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语的心境。旅伴无须多,但也不可无。孤旅太孤,漂零无助的愁绪会时时袭上心头;旅伴太多,又似乎置身于闹市而不能静处。一个旅伴即可。虽然不能像三毛一样拥有心灵相知的荷西作伴,只要一个情趣相投的挚友一道走来,相互交流着所感所想所得,欲静则能静,欲欢乐则有响应,这样的旅行才更惬意、更舒畅。最好再来个“自驾游”,免去跟团的条款制约,自己掌控方向,亦缓亦急,缓急随意。而在启程前不妨对目的地作一粗略了解,以便置身其中时了解得更多更深刻,既让旅行舒畅了心胸又在旅行中增长了知识,把旅行推向一个高的层次,摈弃走马观花似的“浮游”和即兴似的“盲游”。
你爱旅行吗?如果爱,那么就在旅行中获取它的更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