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青春期的大男孩

青春期的大男孩

2013-10-24 05:27 作者:高天流云 阅读量:33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我家的臭小子今年15岁了,进入了青春期他,还不算过于叛逆,我们常常无话不谈。每个周末他从学校回来,都会和我谈起他们的一些事情,我也很愿意洗耳恭听。所以脑海里就有了林林总总、零零散散的一些大男孩的故事与思考。

大男孩的成长

这个周末,孩子回家告诉我:“妈妈,我同桌的爸妈和好了!我问:“是怎么和好的?”“同桌以前是亲妈派,现在忽然改旗易帜,又开始改为亲爸派了,他妈妈没了他做把手,就乖乖从他姥姥家搬回他们家住了。”听了他这番话,我很替他的同桌高兴。我家孩子经常提及他的同桌,说同桌的父母经常吵架,几乎到了离婚的边缘,那个孩子劝解不了父母,又很害怕爸妈离婚,以至于一想起这事,或者周末一回家就会感觉痛苦不堪。

有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同桌跟随妈妈住在姥姥家,甚至在姥姥家过的春节和元宵节。他爸爸是独子,他妈妈经常拿孩子要挟他爸爸:“如果离婚,孩子会归我,你连孩子的面也别想见到!”一直以来这些话是很管用的,可是后来,孩子不再听妈妈的,在很多人劝妈妈回心转意无效的当口,在大家都认为这个家要散了的时候,孩子忽然转变了态度,有一天给妈妈下了通牒:“这一个周末我不再去姥姥家,我要回自己家!”妈妈一下子没了招数,只好改变策略,给老公下通牒:“这个周末我和孩子要回家去住,你必须把家里收拾好,把食物准备好!”在他们分居了半年之久,在众人劝解无效,都感觉他们的婚姻马上走到尽头的时候,男人忽然接到这样的通牒,对他来说就是一种希望。孩子同桌的爸爸就黄土铺地,净水泼街,把他娘俩迎回了家,于是一家人又过起了团聚的日子。

我问我们家臭小子:“是你同桌自己决定搬回家住的,还是他爸爸做了他的工作?”“应该都有吧?同桌早就该这么做,如果早这么做,一家人就不会分开这么久。如果你和我爸闹别扭,不管谁搬出去住,我哪儿也不去,就住在自己家!”

他的一番话,让我感到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突飞猛进,还有心理的成长。这些乳臭未干的臭小子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和看法。就如他的同桌,在家庭出现危机的紧要关头,正因为孩子的改变,挽救了这个家庭,也挽救了一家人的幸福。

作为我们大人来说,真的应该好好珍惜眼前的幸福,好好经营自己的家庭,让孩子多一些快乐的记忆,少一些如此痛苦的成长历程。

大男孩的担当

我家臭小子说,春节开学以前,爷爷给了他100块钱,忘了和我说。我一听就生气了:“什么忘了和我说,这事怎么会忘了?开学我给你路费和乱花钱的时候,你一定会想起来,是你一开始就不想和我说!”他有些气短,承认是这样的。我责怪他说:“这事怎么不和我说?最起码我得和爷爷客套一下。”他说:“还客套什么,钱我都花完了。”我挺生气的,问他:“你都拿那些钱去干嘛了?”他说:“大部分买零食吃了,这周光买杯子就花掉了40块。”我更生气了,问他:“买什么样的杯子,需要花那么多钱?”他说:“他们的宿舍住在四楼,需要到一楼打热水。平时都是宿舍的人轮流打热水的,那天该他去打热水,他拿着全宿舍的八个杯子去打水,上楼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打破了四个,于是就花钱给同学赔了杯子,十元一个,所以花掉了40元。”我感觉又可气又可笑,看在他敢于担当和敢于和我坦白的份上,没好意思发作。但还是和他调侃说:“你花十块钱给同学买杯子,也许同学的玻璃杯子不值十块钱啊?”他慢条斯理地说:“赔同学质量太差的杯子感觉面子上过不去!”我被他气笑了,说:“我们还要为你那臭面子买单?”“妈妈,你别不说理啊,我那钱是爷爷给的,不是你们的。”我没好气地说:“爷爷的钱也是钱啊,总不能这样去挥霍和浪费啊!”儿子有些委屈地说:“我又没和有些同学那样偷着去网吧上网,只是饿的时候才去买点零食;再说把同学的杯子打破了,总得赔吧?”想想儿子说得也对,孩子大了,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得多消化得快,买点零食补充也算正常;正如他所说,损坏了别人的东西要赔偿也没错。我只能说:“以后有什么事一定要和爸妈说,我们会客观对待的。”儿子辩解说:“这100块钱,我一开始是故意没说,但现在觉得和你说也没什么,爷爷给的,又不是偷的。我本来是不打算要的,可是爷爷非要给,我反复推脱,最后爷爷偷偷把钱放到了我的文具盒里,我才收下的。”我没再置可否,对这样的事就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好在孩子看起来真的没撒谎。

大男孩成长的烦恼

《洛北的你》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

洛北的点点滴滴

明天你是否还惦记

厕所里的不堪拥挤

老师们都已想不起

上课时听歌的你

你也是偶然翻笔记

才发现啥都没记

那时候你总很小心

班主任从后门偷袭

有时候你也会调皮

常常对我们淘气

谁帮了没背单词的你

谁安慰挨批的你

谁叫醒死睡如猪的你

谁帮你倒的垃圾

亲爱的姐妹兄弟

你们都在哪里

不管以后有多忙请一定保重身体!

······

这篇同桌的你版的经典编辑来自儿子同学的空间日志。当他看见这篇日志的时候,就拉着我让我读读。我看完不由得笑了,对他说:“你的同学很有才啊!”“那当然,可是他学习成绩也不好。”孩子的语气里充满同情和无奈。

有很多孩子并不因为学习好而快乐,但有更多的孩子却因为学习不好而烦恼,儿子就算其中的一个。他一直在班里的后十几名徘徊,这令我们很着急,很无奈,当然就会在言谈举止间透露出焦急和失望。在用了所有能想到的办法无果之后,我们给他下了最后的通牒:如果毕业考试成绩很惨的话,就让他选择复读初三。儿子表面无动于衷,但在内心还是对复读这件事很有压力。他变得用功了一些,就连平时不怎么夸奖他的班主任也反映说孩子的状态好了很多,我们的心里稍微舒展一些,在心里希望他的学习成绩随着状态的好转而有进步。

有一两次,孩子忧心忡忡地问我:“妈妈,我考到什么程度,就不用复读初三?”我有些震惊,看来复读这个提议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很重的负担。我安慰他说:“你不会去复读的,我们都能感觉到你的努力,你一定会顺利考入高中的。”孩子非要我说出一个最低的界限,我只好鼓励他说:“复读只是下策中的下下策,我们可不能轻易选择复读,你知道一年的时间有多宝贵吗?如果真的复读,你会活得没有面子不说,到了大学毕业的时候,别的同学都就业了,你还在大学里混穷日子,那种滋味很难受的。所以,现在努力还来得及,别人能顺利上高中,你也一定能的。”儿子若有所思,没有再追问。

周末,他和三个同学去洗澡,那两个家伙建议他去其中一个同学家玩一会儿电脑游戏,被他拒绝了,他很坦然地选择回家做作业。他也极少和别的同学那样周末去打台球或者去网吧玩游戏。学校一完事,就会按时回家,之后拿出书本做作业。春节的时候也这样,大人各忙各的,他总是找个安静的地方写作业。后来他很庆幸的对我说:“妈妈,有好几个同学因为没完成作业,被班主任老师撵回了家,本来以为完不成作业只是一顿臭训或者是一顿臭揍呢,结果是撵回家,弄得他们很惨!”我笑了,说:“多亏你好歹把那些作业糊弄完了。”“什么叫糊弄?我很用心地做的。”儿子听了有些不高兴。看来儿子主动学习这种举动不是出于对我们的一种应付,而是真的在心里有压力。

寒假他在奶奶家住,有一天他梦见公布期末考试成绩,英语没及格,数学、语文也很差,成绩没公布完他就哭了。哭醒之后他才知道是做了一个噩梦,吓得没能再睡着。早晨和奶奶提及此事,奶奶心疼的不得了,义正言辞地对我们说:“孩子的学习爱咋样咋样吧,你们快要把孩子逼疯了。”我们听了也很心疼,但现行教育体制下,分数还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我们也很俗套,对分数不能很淡然,所以把能预料的各种压力都加在了孩子身上。不知道多年以后,孩子想起这噩梦般严酷的现实,会有怎样的感慨与启发。看着眼前这个大男孩,有时候是这样欣喜:他在慢慢成熟,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看着眼前这个大男孩,有时候是这样的发愁:没有特长,学习成绩又这么不出色,不知道他的未来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能做的只有反复劝慰自己:别再杞人忧天,一切总会过去的,将来总会有一个天地属于他,他也会过很幸福的生活。顺其自然吧,让他的成长充满多一点快乐与幸福的印记,少一点无谓的烦恼与忧伤。

相关文章关键词

《青春期的大男孩》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