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读不尽的无字书

读不尽的无字书

2013-10-03 05:34 作者:杏花春雨 阅读量:16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花好月圆夜,清风徐来时。一杯香茗,一手诗书,或低吟,或浅唱,或神想。心相悦,情相许。似有身在红尘外,相忘江湖里。

可读书,也不仅仅是读有字的书。要知道,文字组成一本书,大自然组成另一本书。我们在宁静悠闲的时候就去读有字的书;在忧郁沉闷的时候就去读无字的书。何以如此?大自然孕育了社会,社会在大自然中发展。世界上没有什么可以脱离蓝色的天空,绿色的大地;可以少去灿烂的阳光,清凉的春雨;可以远离鸟儿的和鸣,花儿的妩媚…...大自然的怡人美景、勃勃生机、千姿百态、雄浑壮阔,不仅给了我们温情和抚慰,更给了我们灵感和启迪。

诗人在沉郁苦闷的日子里,往往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柳宗元贬谪永州十年,寄情于山水之间,写出了不少流芳百世的山水小记。在远离京城的僻远之地,柳宗元初次会意山水美,心灵便受到极大的震撼,获得了深深的慰籍:“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始得西山宴游记》);“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钴汜潭西小丘记》)。山水审美竟有如此的神奇,也许是柳宗元之始未料及的。

苏轼被贬黄州,月下遣怀,二游赤壁,写下流传千古的《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正是优美的大自然抚慰了这位失意落魄的才子,正是大自然这本无字的书给了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以心灵的慰藉。

凡人呼吸,诗人吐纳。中国文学长河里的许多优美的文字,震撼心灵的篇章,都缘于大自然的慷慨地赐予。所以我们更要读这本无字的书。我们可以在心情忧闷之时,也可在悠闲无事之日,走出家门,去散步、郊游、远足、旅行。让美丽的大自然愉悦我们的心灵,旖旎我们的生活。

大自然是本无字的书,生活本身又何尝不是一本无字的书呢?而且,生活是一部我们永远也读不完、读不透的无字书。我们从生活中学到的东西、积累的经验,也远远比任何一本有字的书更丰富、更有教益、更耐人寻味。我们可以将生活中的不幸与欢乐,都当作生活本身的一笔财富,都同样赋予它诗情画意,并从中求得生活的真谛。

诗人普希金,面对生活的苦难,不就心有所悟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如果说,有字的书,赠与我们的是富于理性精神的思想,使我们达到不为纷纭乱象所迷惑的境界;那么,无字的书,则给予我们丰富的人生体验与生命的感悟,使我们从种种悲欢离合、命运无常中窥到了生活的真谛。

相关文章关键词

《读不尽的无字书》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