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放飞内蒙古和五台山(二十)

放飞内蒙古和五台山(二十)

2013-10-24 01:22 作者:春风 阅读量:42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二十)塔院寺里一幕

塔院寺在显通寺南侧,原是显通寺的一部分,元代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由尼泊尔匠师阿尼哥设计,至明永乐年间独立起寺,与显通寺分开,院内修建白塔一座,取名为塔院寺。人们进入台怀镇,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高大的塔院寺白塔,非常引人注目,常被人们看作是五台山的标志。

当我还沉醉在欣赏那个迷人的白塔时,突然听到有人叫我,我定眼看去,原来是那个爱开玩笑的胡老师,我走到他边上后,他手指给我看二个人,让我看了一场有趣的与佛教悖理“小品剧”。胡老师的叫我之声,也引起了边上的一个穿黄布衫的一个真和尚的注意。他正在打扫院子。

剧中的主角是一个年过半百的一个“僧人”,因为他穿的一身灰布衣,绑带打着腿,使人感觉他就是一个佛教出家之人。他还戴了一个草帽,大大的帽沿遮住了苍老的脸。脸棕黑黑的,看来一年四季都在这从事“法事”。

“是不是就是这里和尚啊?”我不禁要问。

另外一个是游客,肥肥的身子,不是橱师吧?是老板么?穿着一身白色的T恤衫和宽大的绸缎裤,不能否认,肯定是一个有钱的人。很憨厚,一看就知道是很相信别人的人。善男信女肯定不会错!

我们离他们不远,他们的对话也隐约地传到我们的耳朵。

“施主,你好呀,”僧人主动打招呼。合掌迎上前去。

“师付好,师付好,”游客是省躬无有,被宠苦惊。一幅令布衣怀愠,诚惶诚恐。

“施主红光满面,行使善事,功德园满,”接着说,

……

搭上话题,胖游客想不到“神庙”里的“僧人”找自己,很感荣幸。

……

“众百香客,可知为甚找你?”看来此僧人是山西当地人。我听一个“甚”字。

“不知,师付赐教,”

“跟我随来,”

“僧人”把他领向庙宇屋檐下一僻静处,离我们远了一点。(是不是他注意到我们在看他,或者……是“天机不可泄”?)

远了,听话就不是很清楚了,但我们从他的举动上来看,他又说了一些什么,只看到那施主点脑哈腰,不断地合着手掌朝老者鞠躬。

不一会,他一只手模向自己的裤袋。拿出皮夹抽出一张人民币。

胡老师眼尖,随口说了一声。

“一张十元人民币!”

“僧人”好象看也没看,摇了摇头。嘴巴不知在说什么。

胖施主赶紧重新翻腾皮夹,一张一百元的人民币,红色的格外醒目,拿了出来来。

“僧人“马上从他手中抽了去。放人自己的袋中,身手极快。我们不由地呆了一下。

我和胡老师对视了一下,笑了起来。边上的那个真和尚想必也看到了这一幕,当我们朝他看去时,只见他无奈地在摇头。

“我在这里已看到了三个人次了,”胡老师点着头说。他没看庙参佛,却看起人间写生剧来了。

“是么,那他是?”我指的那个僧人的身份。

“这可是佛教圣地啊?”

我们二人又看了看,再朝那僧人看去,他已走向另一个游客,这一次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婆婆。

……

我们,无语。

佛前演绎诓言有损圣经

假僧张舌诈语俗人可悲

蝶恋花

相关文章关键词

《放飞内蒙古和五台山(二十)》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