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为官之道

为官之道

2013-10-25 04:26 作者:孙厚举 阅读量:28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子曰:“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历来是不少知识分子追求的目标。但是,怎样做官,做什么样的官,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有人说:“做官为了吃穿。”有人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做官为了高人一等,享受荣华富贵。这样的为官之道,是低层次的思想,为正人君子所不耻。

官者,据《说文解字》上解释:“官,吏事君也。”这个解释概括了封建社会官的性质,即位于君主之下,替君主办事的人。

其实,官,意为两人各说各的(吕),戴着帽子并拍板的人称为“官”;引申一下,官字头上加“竹”,是管理的“管”,“竹”,众人也,管理众人之事的人谓之官。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为人民服务”。

为官之道何尝不是如此。封建社会的县官被人们称为“父母官”,既为父母官,就要为民办事,为民做主。古时候河南有个“七品芝麻官”说过:“做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范仲淹说的好,为官者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现代的官员,是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是做官的宗旨。做官,就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为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要为人民办事,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否则“不如回家卖红薯”;如果不能自律,私欲膨胀,就会贪腐,将会遗臭万年!

这里有一首《不知足歌》,值得为官者一读:

终日忙碌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缺乏美貌妻。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出门无马骑。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家丁招下十数个,有钱没势被人欺。一旦坐上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低。待到攀上宰相位,每日思量去登基。一日南面坐天下,想与神仙下象棋。玉皇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好,阎王发牌鬼来催。若非此人大限到,到了天上还嫌低。

仔细品味这首诗,耐人寻味,发人深省。大反贪官,皆是“贪财、贪色、贪权、贪名”之徒,最终结果必然是“阎王发牌鬼来催”,死有余辜,遗臭万年!因此,为官者一定要好好读一读这首诗,面对“财、色、权、名”究竟该如何选择?俗话说“欲壑难填”,一旦私欲缠身而不能自拔,将会被欲望折磨得永不安静、心力交瘁。

为官者手中握有人民赋予的权力,究竟为民造福还是为己谋利?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结果。一心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虽两袖清风却万世流芳;追名逐利,玩弄权术,虽享乐一时,却害人害己,落得可耻下场。

新时代的为官者,带领百姓奔小康,用好手中权,尽职尽责,不贪不腐,同样可以过上幸福生活。如能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必将受到百姓敬仰。

做一个好官,不论处理任何问题,都必须把握好一个度,亦即“过犹不及”。一般说来,做官必须掌握好三个尺度,即行善不过善、果断不专断、敢干不蛮干。

所谓“行善不过善”,是指为官者必须常怀善心,心地善良,多行善事,诸如: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舍己救人,无私奉献,济人之难,解人之危,扶人之贫,排人之忧等等。但是,施善举,必须明辨善恶;为善不过,是指不要过分善良。须知领导机关不是慈善机构,领导干部也不是和尚道士,不能无原则的对任何人客客气气,讨人欢心,做个人人满意的官员。好官,要敢于抑恶扬善,扶正压邪,切忌“一切为善”、“好人主义”,也不要对犯错误的人“幸灾乐祸”、“落井下石”。

其次,果断不专断就是作为一个领导者,既要有主见,又要善于集思广益,善于决断,如果遇事犹豫不决,就会坐失良机,贻误大事。既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又要避免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无果。但是,领导者不要搞“一言堂”,盲目拍板,个人专断,否则出了问题,轻则没人同情,没人解围,工作被动;重则给人民利益带来重大损失。

第三,敢干不蛮干,是说一个好的领导者,必须敢字当头,具有开创意识,同时还必须具有科学态度。敢想才能敢干,敢干才能创新,创新才能突破,突破才能前进。如果一个领导者遇事总是犹豫不决,前怕狼后怕虎,那就很难成就一番事业。要胆大心细、深谋远虑,才能避开风险、防止蛮干,千万不要做那种得不偿失的蠢事。

如此说来,做官难,做一个好官更难,但心里只要永远装着人民,就能做一个人民满意的好官。

相关文章关键词

《为官之道》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