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知音、知心书中味

知音、知心书中味

2013-10-24 04:54 作者:心泰身宁 阅读量:42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编者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读书使人充实,读一本好书就了象跟高尚的人对话,受益匪浅

书可以作为自己的知音、知心,在闲暇消遣中,心灵与书展开畅所欲言的对话,充盈时日,心身舒畅,真好!自然会达到人们说的,书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气质,不可不读。苏轼总结道:“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一种书卷气的自然流露。黄庭坚则认为,“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这是先贤对读书体会之深之说。然我们只希望所出文字不要索然无味,心境淡然如水才好。

真的,人们喜欢读书的感觉,求的是益智增慧,当然不是那种为了考试的仓促应付。而是在某个下雨的午后,或是静寂的深夜,泡一杯清茶,读一本好书,在静谧的小屋里,感受或清丽,或脱俗,或哲思的文字带来的美丽,醉心于文学的广袤深邃。看得入神时,便会忘记周遭一切,什么雨啊,月啊,茶啊的,通通抛诸脑后了。不过古人好象对读书的形式大有讲究,于情调意境,甚为看重。所谓“读易松间、谈经竹下”,“读书于雨雪之夜”,甚至还规定出要在什么时节读什么书才合“时宜”:“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古时还有人读书前还要焚香沐手,可见对读书的重视程度。

读书的乐趣真是不胜枚举,“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拨琴一弄来熏风;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是朱熹的感受,而“红袖添香夜读书”又是多少读书郎向往的境界。且不管这香是来自红袖,还是书卷,就让我们在这四溢的香气中细细品位吧,在竹露松风蕉雨,茶酒琴韵书声的闲适中,坐拥书城,红袖添香吧。

我以为一本好的书,有如一盏神奇的灯,不过它照亮的不是黑夜,而是求知者的心灵。就像培根说的那样:“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当然,还有一部大书,每个人都需要终生不懈地品读,它就是社会这部大活书。卢梭有言:“社会就是书,事实就是教材。”是也!

其实生活也是一本书,真对!需要你一字字一句句去咀嚼。美词佳句要细细品味,幽默之言需含笑领会,名言哲理该悉心揣摩。其中悟出,人生的坎坷可教你学会了承受?生活的打击可教你学会了坚强?社会的多元可教你学会了选择?亮丽的美景可教你学会了欣赏?时光的流逝可教你学会了珍惜?……

诚然,把生活当作一本书来读,放出眼光去观察它,用心灵去感悟它。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埋怨理不清看不懂,生活本来就是这样,它需要你去慢慢体味。朋友,读书是享受,把社会和生活当作书来读,你会领悟更多,获取更多。(1056)

蝶恋花

相关文章关键词

《知音、知心书中味》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