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洗尽铅华见风骨

洗尽铅华见风骨

2013-10-03 06:32 作者:杏花春雨 阅读量:33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在艺术的花海里,万紫千红,百花斗艳。但我独钟情于中国书法,篆隶行草,墨香氤氲,卓然可爱。每当行于古寺、园林、亭台、馆厅,我都会驻足于匾阁、台柱、粉墙前,细细赏玩那上面古人或今人的墨宝,就像欣赏风情万种的美女,也像欣赏一树灿烂的花朵。那一勾一画的灵动,那谋篇布局的和谐,那充满诗意和哲理的内容,真让人流连忘返,乐此不疲。正是这些飘香的翰墨,才使得古寺、园林、亭台、馆厅富有生命,飘逸着灵气。

在灿若星辰的书法天地中,《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风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妙绝。如果说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是一枝风韵独显的百合花,清香、淡雅、洁净,那么《祭侄稿》就是一曲情真意切、雄浑悲慨的咏叹调;《兰亭序》以“动合规仪,凤姿神从”尽善尽美如“王谢子弟”的爽爽绅士风度,体现了一筋一咏,畅叙幽情的闲逸之志,在书品中一展清秀超逸之格,而《祭侄稿》却在大义凛然,不肯“摧眉折腰”的英雄气节中显露出刚正不阿的崇高品质,在书格中直呈磅礴大气,从而把雄浑质朴的审美意趣推到了至高的艺术境界,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实可与《兰亭序》分礼扛鼎,并峙为行书史上经典之作。而苏轼的《寒食帖》有雄肆毫放之风,清雅书卷之气,情感发自丹田,气势贯于手笔,从中可看出苏书深厚的功底,笔墨技巧昭昭在日,确实具有心手相忘,“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的气势,当之无愧为天下第三行书。当然,怀素的狂草,颜、欧、柳的正楷,也是中国书法的上乘之作。

在今人的书法中,我独推崇主席的草书和启功先生的行书。而主席的草书,气势豪迈,大气磅礴,尽显一代领袖的天之骄子之气概,非我辈所能仰视。所以在闲暇之时,我悉心临摹启功先生的书法。启功的书法,氤氲着浓浓的书卷之气,清秀儒雅,潇洒风神,浸透着文人的矜持和一代国学大师的傲骨。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而不可一日不习先生的书法。我在临习先生的书法中,感知先生天真烂漫的童心,景仰先生拳拳的爱国情怀,在审美之中受到灵魂的洗礼和思想的升华。

二十年书海求索,让我在喧嚣繁华之中,找到了一片心灵的净土。我在书法的一勾一画中,在线条的灵动中,在谋篇布局的和谐中,尽享书法的天籁之美,忘我于天人合一的境界。

相关文章关键词

《洗尽铅华见风骨》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