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一个未婚之人的感悟
如果爱情是五味杂呈的,那么婚姻呢?
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在前些天之前,我压根就没有想过,确切一点说,我根本不认为这是一个问题。直到身边的例子,活生生的摆在面前,所感所想一股脑的倾泄而来,才明白,这不仅仅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而是婚前务必认清的一道必答题。
还在尽情品味爱情的各种味道的我,孰不知已经完完全全到了适婚的年龄,父母每天的唠叨像是定时的闹钟,不催促一番,总觉得少做了一件事。时间久了,就不得不当回事,毕竟越长越大的年龄是不争的事实,也难怪父母会如此着急。开始考虑了,顿觉“婚姻”一词的沉重,原来是我无法去掂量的重。
同学说:“婚姻只是过程,没你想的那么可怕,关键就看你牵手的那个人如何。”对,就是这个关键,如何去衡量,如何去了解。也许,很多人会说,只要两个人相爱,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是这样认为。可是,我大姐的例子,生生的否定了这一说法。
大姐,是我大伯的大女儿,她恋爱那时我读小学三年级,结婚那时我读小学五年级。那时的她,年轻、漂亮、懂事,占据了女孩子所有的优点,自然追求者和爱慕者也多,在他们中间,有帅气的,也有家境富裕的,更有一无所有的。姐姐没有被外表迷惑,也没有被金钱诱惑,而是选择了那个一无所有的,和他牵手谈起了恋爱,三年后简简单单的将姐姐娶进了家门。姐姐以为,只要他爱她,只要他的心里有她,再苦再累她都不怕。可是,姐姐她没有料到,结婚后的他,完全是另一个人,好吃懒做、猜疑、怀疑,一有不顺心拿姐姐出气,性格刚烈的姐姐将所有的苦,一个人在偷偷地咽。
这一咽,为了孩子整整忍了十多年,可他的猜疑心日渐严重,打骂更胜从前。前两天,姐姐终于受不了这样的家庭暴力,离家出走了。那个可耻的人,除了没有丝毫悔改之心,反给姐姐的名誉一层又不层的抹黑,实难想象现在的这个人,竟是姐姐深深爱着的男人。
姐姐太苦了,太苦太苦……婶婶病逝了,大伯生病了,大哥触犯法律被关押了。娘家像一盘散沙,姐姐的心彻底碎了,而他还像个泼妇一样,抓着姐姐的伤口不停的撕扯,不停的往撒盐。有时候,我真怀疑,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只是以前装扮的太逼真,我们看不出来,沉溺在甜蜜爱情中的姐姐,更加没有看出来。
姐姐的婚姻,是失败的,这个过程姐姐走的太艰难。且不论谁对谁错,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姐姐在结婚之前,没有认清他,更没有认清自己。用姐姐的话说,她是被爱情的甜蜜冲昏了头脑,混乱了思绪,盲目做出的错误决定。
类似于婚姻的话题,对于一个未婚者来说,是围墙之外的看客,看到婚姻的幸福,看到婚姻的不幸,更看到婚姻的支离破碎,看的太多了,有些时候是昏昏沉沉的,有些时候是懵懵懂懂的,有些时候却是清清楚楚的。
和我同年毕业的某同学,今年已是结婚的第六个年头了。我笑着调侃她“小心七年之痒,没想到那丫头大大咧咧的性格至今未改,说话还是前不着后,没有章理,但是却有她自己的见解,对于婚姻,她有她的经营之道,还说照这几年看来,颇有成效。
她在学校的恋爱以失败告终,回家后顺着家里的意思相亲了现在的他。起初,对他没有任何感觉,只是不讨厌,便说可以试着交往看看。她越来越觉得,他很木纳,不会风花雪月,更不懂浪漫,但他有一点很多人都没有的优点,那就是孝顺,他们恋爱时,他从没有给她送过玫瑰花,就连情人节也没有,但是他会毫不吝啬的把钱花在她的父母身上。有时候,他对老人的细心照顾,连她这个做女儿的都有些汗颜,她可是从来都不曾发现,她的父亲还有爱好书法的兴趣。而这些,都是他在每次和老人的聊天中注意到的。他滕出一间房,买来书桌和笔墨纸砚,将房间布置成老人梦想中的书房。
“不得不说,他可真会拍岳父的马屁啊。”听她讲,我总是忍不住的调侃,但是她每次都笑的很窝心。或许,真如她所说,如果一个人很孝顺,那他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同学的婚姻,是成功的,至少现在是。她对另一半的要求,着重在孝顺两字上,她认为有孝心的人,对婚姻也会是感恩的,所以她对“七年之痒”的说法根本不在乎。
身边人的婚姻,无论幸福或不幸福,终究我只是一个看客,各中冷暖,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而我,只是从他们的身上,对婚姻的认知开始审视了,问题多了,思考也多了。但这并不代表是害怕了,失望了,退缩了,而是对婚姻多了几分责任,几分敬重。
婚姻是无色无味的,如白开水,没有爱情的酸甜苦辣。
婚姻是平淡无奇的,波澜不惊,没有爱情的轰轰烈烈。
婚姻是细水长流的,源源流长,没有爱情的波涛汹涌。
婚姻是风清云淡的,碧空万里,没有爱情的雷鸣闪电。
婚姻,它本身就和爱情不同。爱情可以让两个不相干的人,走在一起;婚姻,却能让两个完全不相干的家庭成为一家人,所以,对待婚姻,带着责任和敬重多思考,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