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我们都怀旧

我们都怀旧

2013-10-03 07:19 作者:涛太郎 阅读量:27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一)

突然就想起了十多年前的样子,那时大概还是八岁的样子,反正就是往前推十年的那个年代。下课放学后被爸爸急匆匆的抱走,爸爸说咱赶紧去电影院,《泰坦尼克》都开始一会了。电影院基本已经连抬脚的空隙都没有,人很多,只能坐在爸爸的脖子上,却又很安静,只可以听得到荧幕上关于情节的对话。那时候视力会很好,也就无所谓前后,只要不被挡着,其实那时候还是喜欢坐后排,看无聊了可以各种瞎跑,不用顾及其他观影者的感受和厌恶,甚至有时会被爆脾气的秃头大叔训斥。当时只知道那是一部恐怖片,那艘大船最后会带着很多人沉入海底,也根本不懂得所谓爱情,只是觉得沉船的场面很恐怖,生离死别的情景很感人。小孩子也会感动,只是体会的或许有别于爱情。生离死多少还是懂的,就像我们每个人怕死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一样。

不过还是可以记得沉船时候整个电影院的沉默,会很嘈杂,可是却没有说话声,后墙上的放映机就那么滋悠悠的转着,一幕一幕,最后画面回到rose苍老的眼神里。

觉得宣传真的是个神奇的东西,总是会让某种冲动欲罢不能。就像十五年后的《泰坦尼克》,那段很有质感的宣传语:十五年后,你将带着谁去重温这段爱情。我想没有谁会无动于衷。十五年,漫长的轮回,多少人变了模样,除了岁月,老去的或许不只是年龄。突然又想到一个关于爱情很有趣的桥段,就是陈升那次预售一年的演唱会,提前一年卖光所有门票,而且只卖双人情侣票,然后呢,一年以后,会有多少人可以牵着一年前那个人的手走到自己的座位。还是会空很多,即使落座,也不一定会是彼时彼人,此时此刻,或许旧梦不再。

童年的那家国营电影院早已不复存在,有一年的秋天还是被华丽丽的拆掉,再过一年,建起了不算太高的单元楼,只是忘记了哪一年。还记得小的时候混着人群偷偷的躲过查票的大叔钻进去蹭电影,小伙伴们有的安全得逞,有的不幸被卡在外面,只能眼巴巴的看着里面黑黑的一片,走来走去,看看会不会在电影中间被看门的大叔大发慈悲的放进去。有时也会明目张胆的去和大叔交涉,因为那时有个亲戚是在电影院上班的,妈妈说去了只要报他的名字总管用。时灵时不灵,要是遇到年轻的小伙子基本会坚决的把我斩于马下。还会偷偷跑到电影院的后面,长长的楼梯上面就放着那台神奇的放映机,会抢着在缝隙中瞅瞅这台神奇的机器,然后在发现有人来了之后各自散去。

宏伟会突然的和我联系,和他分别已经差不多十年,还是那座小县城,只是前一日在我跟前说,刘涛,我可能要去别的地方上学。然后第二天就消失在彼此生活中。他比我早一年离开小县城,之后的一年我也去到了另一座陌生的城市,开始彼此没有任何交集的生活。那个年代似乎不流行告别,只是那样的说走就走,说散就散。如果有一张字条,如果有一个电话,或许一切又是另一个样子。不过似乎又少了些许悸动,那种十年不见,突然出现,畅聊彼此生活类似于电视情节的快感。

十五年前,十五年后,我们可以对着同样的画面,同样的脚本,同样的台词泪流满面,只是情感或许微妙了点。那时的我们不懂爱情,不懂人生。现在的我们体会了人生,擦肩了爱情,换了伴侣,换了信仰,有的人开始相信爱情,有的人开始珍惜亲情。现在我们学会了流泪,为过去的种种,为了彼此。

再见,旧时光。

(二)

似乎总少不了爱情的话题,朋友以前说,什么时候才能把你故事里的主人公从你的朋友变成你自己。笑着和他说,没有可能,即使是自己的故事,写出来也会变成我的某个朋友怎么怎么样。

上面的话看看就好,下面写的还是朋友的故事,而不是换了朋友称谓自己的故事,因为有些事情还是旁观的角度会比较清晰,就像再好的编剧也编不出自己的剧本,哪怕是下一秒,生活就是这么离奇。

一个朋友好久没有用那种语气打电话了,至少是在我们跟前,回忆起来还一年之前的样子,那时她的前女友还在,所以我们还是很聪明的猜到了听筒那边的情况。朋友情绪不怎么好,一如之前分手时候的样子,说话的语调,神情,甚至某些下意识的动作。电话打了很久,始终是那种很阴郁的样子,因为是家乡话,我们甚至连个大概都听不到。电话打完了,一夜无话,甚至连叹气都没有,我想人要是连叹气都懒得叹,某些情绪我们基本也就该懂了。后来问起,他却是老样子,笑眯眯的,只说没事,再多问,还是这俩字,只是脸上还会一直带着微笑。有些事情似乎埋在心里会好过许多。

有的时候,我们总会放不下旧情人,旧故知。就像最近有看的《春娇与志明》,基本延续了《志明与春娇》的风格,甚至开场的恐怖气氛。

陈志明去了北京,临走时候还是会给余春娇电话,余春娇只是淡淡的说,北京会很干,睡觉时候挂条湿毛巾,会好很多,然后彼此分开。

还是会怀念,当彼此不再那么熟悉,彼此不再走入对方生活。就像后来余春娇电话里一字一句的对张志明说:“我就是很喜欢你,我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喜欢你,明知道你什么都没有为我做过,连我自己都害怕”。

也像张志明对新欢说的那段话“我一直都很喜欢吃家门口卖的那家意粉,朋友说那家店的东西那么咸还那么没味道你怎么还喜欢吃。”“喜欢就是喜欢,没有那么多为什么。”

就像结局时候余春娇不无感慨的说:时间久了,会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张志明。他的喜怒哀乐,他的生活,他的一切,仿佛就是自己的一切。

我们都会怀念,怀念旧爱,怀念旧时光,怀念住在脑海里的那个人,这里不谈可能,怀念很廉价,不需要可不可能,只是会发现到底谁住在你心底,谁占据你回忆。

谁会经过你身旁,住在你脑中,在你心里钻洞,而又是谁变成相片,丢在角落,像冰雪般冰冻。甚至有那么一刹那你会发现,其实自己早已变成了另一个谁。

有些人,说不清哪里好,可就是谁都替代不了~

(三)

很喜欢现在的生活状态,游走在各种分割线的边缘。喜欢看各种人来人往,就像夜市天桥下走过的胖青年,人多的地方会下意识的把那个鼓鼓囊囊的斜挎包往里面拽拽。超市旁卖蛋挞的姑娘,同学说其实已经不能叫姑娘了,样子差不多快成阿姨了。还有餐厅档口带着口罩只露出两只眼睛做兼职的女孩,总是一副很认真的样子,吃饭时候笑着讨论这个女孩有没有男朋友之类的无聊话题。

北方四月的天气,躁动的可怕。走在路上看到一张搞笑的招工启事,不是内容搞笑,而是张贴的位置,足足离地面有两米多的样子,也不知道这张启事是姚明贴的,还是专门招姚明的,反正我能看清的也就只有那几个还不算太小的“招工启事”。

我想我真正体会过某种浑身舒服的感觉,无法形容的感觉,笼统的只能概括为:舒服。尤其会在某些个阳光很柔和的下午,会有种似曾相识的错觉,就那么突然一瞬间什么都不去做,脑子里转出的都是那些旧日的玩伴,旧日的球场,旧日打完球以后回家往床上一躺的感觉。

同样质感的阳光,同样的柔和度,还有突然就迸发出的同样的心境。

真的,我们其实都怀旧,怀念旧时光~。

相关文章关键词

《我们都怀旧》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