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泉城需从待人接物的点滴做起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济南市于3月20日召开了“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的促进大会,随着这一规划的深入顺利展开,全市各部门各行业都在积极行动起来,为最终建设一个大而美的现代化文明城市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回顾我们济南在发展、规划和建设中所走过的风风雨雨及得失,虽然说成功的经验有一点,比如,在全国首创了“百姓城管队伍”,使每一位市民真正成为了这个城市的主人,增强了市民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泉水文化品牌和资源进一步得到提高和发掘,相继完成了大明湖新景区、泉水浴场、护城河通航、小清河清淤改造等系列城市美化建设工程,泉水文化节的紧锣密鼓,再次展示了济南建设“天下泉城”的雄心壮志。
除了这些外在成就和积累的经验之外,但也不乏一些在发展和建设中存在的缺憾和不足之处,比如,一味追求地上建设成绩而对地下建设形成长期的“欠账”,地下管网改造建设还面临不少难题,旱时缺水、雨时内涝,交通堵塞等城市发展诟病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体现济南历史文化脉络和内涵的古迹遗存一再遭受人为拆迁破坏的蚕食,这种以丧失城市个性和文化传承为代价换来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方式,已经日显其后劲不足之诸多弊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这一宏伟目标的最终实现,毫无疑问将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它所需要的不仅是长期坚持正确的发展路径和政策的不动摇,还需要把这种发展的动力拓展到市井小巷、千千万万平常市民家里的纵深深处,使所有市民在阳光政策的普照下拧成一股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钢筋绳索,一面享受城市发展进步成果,一面为城市建设不愧余力地贡献匹夫之责。
因此,在大的目标和方向的指引下,如何从待人接物等城市细节的点点滴滴做起,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了。细节决定成败,城市发展规划建设的细节做不好,日久了就会累积成大的问题和漏洞,进而形成对“建设美丽泉城”这一目标的蚁巢之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