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江桥棒槌

江桥棒槌

2013-10-22 12:46 作者:鉴湖秋思 阅读量:22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一大木桥、二黄泥桥、三脚桥、四螺丝桥、五鲤鱼桥......”在老绍兴的这一首《桥》的儿歌中,令人费解的是没有把大江桥放进去,而大江桥的名气与大木桥比起来,可以要大的多了,绍兴人有一句老话:江桥头的棒槌,挂三天也会说话咯”!由此可见,大江桥是非一般的桥可以比拟的。在这个山阴不管,会稽勿收的傍边,七十年代以前,大江桥的热闹在当时是出了名的。

为什么说“江桥头的棒槌,挂三天也会说话咯”!大概是在老式时光,大江桥作为绍兴十里长街的经济中心,白天,桥上是蔬菜水产的市场,桥下是bu船码头(到绍兴乡下的非机动的航船,大多在这里停靠),晚上,这里是小吃、炒货的场所。总之,可以说,江桥头是练摊的地方,好比是北京的天桥,三教九流,无所不全。

“卜卜——吞吞!”那卖汤圆的老人带着那苍凉的男腔叫卖声,和着“火—腿—粽子”女孩子那幽幽的呼喊,在夜阑人静的寒冬之夜,听起来格外令人毛骨悚然。那叫声从晚上的九、十点钟一直要喊到第二天的凌晨。紧接着,寨下的、昌安的、塔山的农民把一担担的蔬菜挑到这里,卖给城里的菜贩子,到了5点多钟,满地的烂菜叶留给了清洁工人。

桥上的行情刚结束。桥下便是一片的混乱,那上城来的ke鱼船,等着鱼贩子们的光临;那一条条到马山、到斗门、到下方桥的航船在船老大的吆喝下,不断地有客人上船,每一条船尾上都竖着到终点的牌子,那长长的撑杆既是划船的工具,也是船工们打架的用具,有哪一艘船如果把别的船撞了,或者是把航道堵得无法行船,老大们便抄起撑杆,相互打起架来,不把几个船头脑打下船是不会罢休的。

到了夜里,这里又是戏迷们的天下。绍兴当时的剧院——新民剧院,就是现在的孑民电影院,几乎是每一个晚上都有绍剧和越剧的演出,那新民剧院的门口,到处都是炒货摊子,大红袍(盐炒的花生米),两毛钱一包,真的很便宜啊。如果碰上是七龄童、十三龄童的演出,更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了。

大江桥是有灵气的地方,是孕育绍兴商人的地方。无绍不成衙,无商不成市。如果说绍兴目前市场货源充足、商气盎然,那真的应该感谢大江桥,是它,培育了一代绍兴商人!

相关文章关键词

《江桥棒槌》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