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村庄
到甘肃旅游观光,除了去看莫高窟、麦积山、月牙泉等景物,更应该穿过茫茫的戈壁滩,循着祁连山蜿蜒盘转的山路深入到河西走廊,看看散布在这里的村庄。纯真质朴的民风,透着历史韵味的古老符号,以及散发着浓浓馨香的黄土地和憨厚朴实的庄稼汉子………都会让你产生一种莫名的力量,既而便肃然起敬,然后慢慢地爱上这片圣地。或许刚踏进村庄,给你的感觉除了后悔还是后悔,除了失望便是绝望,这似乎是每个城里人的通病。其实不是你对村庄产生了这种疏远的感觉,而是村庄对你的傲慢和浑身散发出的污秽难以承受。因此要用自己
思想去感悟村庄,用心去读懂村庄。譬如深情望一眼村庄,看看村庄似红非红、似绿非绿、似蓝非蓝、似黄非黄的颜色,你会惊奇的发现,难道这幅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故乡图比不上名家笔下如诗一般柔情、曲一般激荡的山水画吗?
青山葱葱,流水汩汩,百鸟飞过,伫立枝头,箪食壶浆,荷锄牵牛,耕于阡陌,这种似乎诗化的生活,在这里已有条不紊地上演了几千个年头,至于起于何时,终于何时,都已无从探究知晓了。转了一圈,腿也困了,脚也酸了,走进小屋,洗去脸上生疏的尘土,倒在土炕上呼呼睡去,用土炕特有的温暖解除身心的疲惫,在暖烘烘的土炕上得到一次精神的享受。
来到村庄,要在村庄住上三五天,用三五天的时间,仔细看看村庄走过的步伐,听听德高望重的老人讲讲过去的故事。或者几个儿时的玩伴聚在一起,喝点小酒,谈点荤话,听听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对命运的慨叹,然后在对未来的憧憬中喝得烂醉如泥,忘却城市带给你的伤痛。或者提个小板凳,或者坐在石头上,干脆亦可席地而坐,和老的少的,认识的不认识的唠唠嗑,可以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也可以是某些已经说过的老话,亦或是某某的儿子生了个大胖小子,某某的儿子娶了个好媳妇,诸如此类的话题,在村庄是无所不提及的。倘若听到几声“哞”“哞”的牛叫,那该是散去的时候了,回来和主人家杀鸡宰羊,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如酸奶、搓鱼子等主人拿手的饭菜是会吃到的。摆上一小方桌,将七碟子八碗子的都端上来,温几壶小酒,和主人家盘腿坐在炕上,你会发现主人家是很少动筷子的,只是一个劲地劝你吃饱喝好,时不时地给你的碗里夹点菜,劝你尝尝这个,吃点那个,免得离开后留下遗憾。这些可口的饭菜会让你优哉舒服好一阵子,主人的热情好客也会让你产生一种对西北苍生的钦佩。
村庄嘛!提及最大的便是关于农事的安排了。于是你常会听到庄稼汉子扯着嗓子谈话。
“呔,你今年北面子的地种啥?”
“噢,我打算种点大麦,山坡里种菜籽,自留地种点青稞。”
“哎,听说今年的大麦不值钱。”
“是啊,总得种吧,有个总比没有强呀。”
“谁说不是呢,啥东西都涨价,就咱农民的粮食不涨价。听说肥料比去年还要贵,还得贷款。”
“你去的时候,言传一声,我也得贷点。”
“一定,一定。”
于是两人都在默认的不平中愤愤离去,留下的只是那些刻骨铭心的话语。
待到离去时,你会发现,三五天太短了,甚至三五年都有太短了,如果没有生老病死,可以是三千年五千年,亦或是三万年五万年,反正要亲眼看见村庄的发展,看村庄流血的年代,看村庄流泪的岁月,听村庄浓重的召唤,在无数个精疲力尽欣喜若狂的日子找到家的温馨。
亲近村庄吧,用这些古老的符号和绵绵的柔情抚平生活带给我们的伤疤,在宁静恬淡的田园风光中净化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