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盈枕
今年的4月23日是第17个“世界读书日”。对于这样一个全球性的纪念日,知道的人并不多,很多人更清楚的是“情人节”、“圣诞节”这些娱乐性更强的节日。而读书日的确立就是要提示我们,要让读书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我所庆幸的是这些年由于生活琐碎、工作紧张,失去了许多,而唯一没有丢掉的就是习惯于在枕边放一两本自己最喜爱看的书或杂志,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习惯。
妈妈说过“三岁看大”,记得我开始识字时,就对书有了浓厚的感情。小小的年纪就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坐在小板凳上看着,目无旁人般融入书中情节,进入忘我境界,与书中的主人公一块喜怒哀乐。诗人说,“在书香里跳跃的人生,一定是智慧的人生;在书香里浸泽的生活,一定是美丽的生活”;“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书本的滋润,有知识阳光的照耀,我的精神世界充满着活力。
渐渐长大工作后,我对人们常用来消遣的游戏、朴克、麻将等耗时费工的娱乐毫无兴趣,仍然与书为伴、读书的习惯依然保持了下来,一有机会就想过一下这“最美妙的时光”。书,洗涤了我的灵魂;书,给了我一双飞翔的翅膀;书,启迪了我的智慧;书,让我有能力飞得更高更远。其实,人生何尝不是一本书?读书也是读自己,生命的一个个过程就是一页页的年华篇章。读书时,思想游走于上下五千年的经典文字间,想像也在自由自在的驰骋着,多惬意呵!最美不过读书时。
每逢双休日,上午陪妈妈漫步于雨花台二个多小时,姊妹们和妈妈一起逗笑拉家常,午餐后开始清静下来。蛰居在繁华闹市,双休日的下午及夜深时刻,常常是难得的清闲时光,也成了我畅游书山文海的最佳时机。置身于书山文海之中,经历着“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时光,不禁涌起一丝惊异莫名的感喟:在忙忙碌碌的浮生中有这么一段闲日,做做自己想干的事情,真是人生一大趣事。此时,我总是斜倚床头,手捧一本《古文观止》或唐诗宋词或古典文学作品,开始穿越时空觅知音寻朋友,拜师求教雕刻时光。向孔老夫子虚心讨教,为李白斟酒索诗,替朱熹挑灯研墨,帮黛玉挥锄葬花;观火烧赤壁的熊熊大火,看孔明手摇羽扇的神恣雅态……真是读书千遍不厌倦,如饮甘露沐春风。我真切地感受到书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字字如同滴滴细雨,滋润着我的心田,使我的人生永不枯竭。
晚上偶尔的停电,点上蜡烛,居然平添了几许浪漫几许温馨的情调。伴着忽左忽右摇曳的火光,行走在字里行间,光华如熙;扑面而来的是幽幽的墨香,姗姗而来的是那些遥远的故事情节,让我如醉如痴。书,“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灵魂,完全融入于书中,情随字移,感觉是那么的安适、愉悦……来电了,也懒得再开灯。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不断地从外界获取新的知识,思维将是一潭活水,生命才会葱郁、灿烂、丰盈、活力永在。我痴迷于书香之中,忘了时间与空间;窗外刮进一丝清风,下意识地抬头看看钟,已近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