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伤――等不到的爱(文学版 E周刊)
空气中弥漫的是节日的伤,是思念的味道,那个简单的新年愿望只是:快回来陪陪我。-----题记
在一个小镇中,老师正描绘着多彩的春天。可当老师问及孩子们对春天的感受时,都默默的垂下了头。其中一个被叫起来回答的孩子,擦了擦眼角还未干的泪痕,抬起头:“我害怕春天,我讨厌春天”。还未反应过来的老师正愣愣地望着这个年仅8岁的孩子。他哽咽道:“春天到了,父母就要去城里了,就要离开我了......一个人”声音在抽噎中,越来越小。全班同学更不约而同地埋下头哭泣着。感同身受。这份哀伤的春天的气息貌似比外界的春天更值得让人去解读。
虽然他只有8岁,但他却承担着家庭的重任。常常在黎明或放学后去几里外挑水。可他才只有八岁,他也需要一个温馨的家庭,一个幸福的童年。这个在我们平日觉得在普通不过的愿望,对他,这个留守儿童来讲,却是一个奢望,一个只有在梦里才能出现的象牙塔。即使他再坚强,当一个人的事,也抵不住孤独如潮水般的来袭。
留守儿童,在我们愉快的谈论着春天的美丽时,他们是痛苦的,甚至这是他们噩梦的开始。“黑夜的孤单只有钟声陪伴,你深邃的眼眸,想要透漏什么秘密。”这份“等不到的爱”不正是他们在春天的呼声么?八岁,每天的每天,只是让思念加深了一层,孤单的忧伤更浓了而已。
欢声笑语中殊不知还有如此心酸的味道,愉悦欣喜中还不晓好有如此凄清的春天,夜晚的月光中更不知还有如此孤单的背影,蜷缩在角落,苦涩的想象着甜蜜。
八岁——承载的是太多的寂寞
八岁——驾驭的是更多的责任
八岁——忍受的是多样的哀伤
八岁——是我们不曾感受到的别样的愁苦
“你在眺望着谁,拥有了世界,却拥有不了平凡的爱”。
我们需要去抚平那些“等不到的爱”,用一种方式填满它们灰色的天空,让属于他们应有的童年依旧绽放微笑。去相信象牙塔也会成为他们的现实。
空气中思念的味道酿成一种别样的甜蜜。夜晚不只有钟声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