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浙江之行!
4月24日早晨,天还没透亮,星星瞪着大眼睛,很好奇地看着我和同事一起坐着旅游快客,前往浙江的嘉兴、宁波、普陀山、奉化溪口和海宁之旅。
早晨的太阳像一位大姑娘,看见我们羞涩地躲进了云层,快客像一只飞雁,飞过南京长江大桥。秦淮人家早已打开了店门,准备着一天的营生。起早的江南女子,妖娆地穿梭于街道之中,聚焦了车内所有男同胞的视线,也吸引了女同事的夸赞。也许是我早起的缘故,一过南京市,我便闭目养神起来,陶醉于MP5的音乐之中。不知行了多久,突然有一位同事说:“你看,下雨了!”我微微睁开眼睛,转脸看见窗上的玻璃斑斑点点,窗外的天空像一块水洗的灰色布幕,罩在了周围,折挡了我的视线。又行走了一会儿,风与雨纠缠在一起,已分不清那是风,那是雨。快客像一艘飞快的船,行驶在风雨中。上午九点多钟,我们已到达了第一个旅游目的地,嘉兴市的南湖。
一
说起南湖,读者并不陌生,每一个中国人,上小学时就在书中读过,南湖是新中国的摇篮,是红色旅游的革命圣地,更是中共“一大”的会址,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同时南湖也是以“轻烟拂渚,微风欲来”而著称于世的人间胜景。这南湖与杭州西湖、绍兴东湖一起并称为浙江三大名湖,坐落于嘉兴以南,有东西两湖,相连似鸳鸯交颈,故有“鸳鸯湖”之雅称。现是一个生态环境良好,景观特色鲜明,游憩景点丰富,服务设施完备的5A级国家旅游名胜风景区。据导游介绍说,南湖原来是一个被海水淹没的地方,随着长江和钱塘江携带而来的大量泥沙的不断沉积,而变成洼地,后来由于运河各渠流水不断注入而形成湖泊。
我和同事来到南湖岸边,雨仍在下着,此时湖面泛起了微微的波澜。我们一行人上了游船,近十分钟的时间来到了湖心岛。只见湖畔柔柳如烟,岛上天然本色、秀资天成,自有一番得天独厚的动人气韵。据导游介绍说,这湖心岛面积17亩。明朝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嘉兴知府赵瀛组织疏浚城河,将淤泥垒土成岛,次年移建烟雨楼于岛上。清以后又相继建成清晖堂、孤云喉、小蓬莱、来许亭、鉴亭、宝梅亭、东和西御碑亭、访踪亭等建筑,形成了以烟雨楼为主体的古园林建筑群,亭台楼阁、假山回廊、古树碑刻,错落有致,是典型的江南园林。
登上湖心岛,最吸引我的景致有四处,即:烟雨楼、红船、访踪亭和壕股塔。
首先说说烟雨楼。这烟雨楼是因唐朝诗人杜牧《江南春绝句》中“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烟雨”而得名。烟雨楼原为五代时(公元940年前后),吴越王钱缪第四子广陵王钱元镣任中吴节度使时,在南胡之滨所建用来登高望远的地方。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随着湖心岛的落成,烟雨楼也随之移建于岛上。前檐“烟雨楼”匾额笔力苍劲,乃“一大”代表董必武同志于1965年所题写。烟雨楼后花园,有形状奇绝、错落有致的太湖石叠成的假山。传说是宋朝的“花石纲”遗物,乾隆皇帝南巡时从王店镇的吴园移到这里来的。
其次,说说红船。这红船停泊在烟雨楼前的水面上,是1959年仿制的一条当年“一大”开会的游船。船长16米,宽3米。内有前舱,中舱,房舱和后舱,右边有一条夹弄通道,中舱放一张八仙桌,周围放桌凳和茶几。当年中共“一大”会议就是在船的中舱举行。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会议临近结束时,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而被迫停会,根据上海代表李达夫人王会悟的建议,8月1日会议转移到这条游船上继续举行。在这条红船上,会议通过了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章程》,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翻开了新的一页。现在这条船作为“一大”会议的纪念船,它向人们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场景。这条“一大”纪念船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南湖红船”。
第三再说说访踪亭。这访踪亭坐落于红船东面,建造于上世纪80年代,是纪念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同志于1964年重访南湖时为纪念馆题写的诗句所建。1964年4月5日,董必武同志专程到南湖视察,在中共“一大”纪念船上,董老回顾当年“一大”开会的情景,心情激动,挥毫题写了一首:“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的光辉诗句。1986年,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杨尚昆来湖南视察时,为亭题额:“访踪亭”。
第四说说壕股塔。这壕股塔是古时嘉兴七塔八寺之一,因北临城濠,其水曲如股而得名。相传苏东坡曾到此饮茶,并与文长老(徐渭)在此晤谈。壕股塔及其禅寺在宋元时非常兴盛。现重建的壕股塔位于南湖西侧的南湖渔村之中,塔高63.36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共七层,每层的四角翘檐上搁置一个精致佛像,下面垂挂古朴风铃,呈现“影荡玻璃碎,风铃柳外高”的意境。塔身为阁楼式,四周有回廊,沿袭宋代建筑风格。塔身下方的周围是伍子胥历史介绍。壕股塔是目前嘉兴市内唯一可攀登的塔,塔中179级木梯盘旋而上,可俯看南湖全景,整个嘉兴城全貌亦尽收眼底。
看完湖心岛,雨已停止,我们一行人坐船上岸,来到了“南湖革命纪念馆”。这南湖革命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湖闭幕而建立的一座纪念性建筑,原址在湖心岛烟雨楼。1985年9月,邓小平同志为南湖革命纪念馆题写了馆名。现新馆位于南湖湖滨,由嘉兴市民集资捐款320多万元建成。整座建筑造型新颖,56根大型柱子,代表着56个中华民族,从空中俯视犹如一个硕大的党徽。纪念馆一楼陈列的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嘉兴参观、视察的照片以及为革命纪念馆所写的题词;二楼展厅是中共“一大”的史料陈列;三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其喻意就是中华人民从此“站起来、强起来、富起来”。
看完这些景点已到中午,我们在嘉兴简单地吃过午饭,便上车赶往下个目的地——宁波。快客上了嘉宁高速公路,雨又开始下了起来,走了近十分钟的路程,导游喊我们观看杭州湾跨海大桥。只见这桥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跨越宽阔的杭州湾海域后止于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36Km,此桥缩短了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120余公里。过此桥,无不让人有一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感叹!据导游介绍说,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只可惜我们行走时,海天一色,因下雨,看不到美丽的海面和海上点点帆船。快客在海面上飞驰,18分钟便飞过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到下午六点钟,来到了浙江省第二大城市宁波市。
在当地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住进了飞越宾馆。把行李放进宾馆后,吃过晚饭,我和同事一起逛了天一广场。这天一广场是宁波市最大的步行街广场,处处充满着现代的气息和韵味,音乐喷泉,小桥流水,霓虹闪烁,一对对情侣,相携、相牵地走进精美的咖啡店,走进琳琅满目的精品店,走进川流不息的商场里,走进充满浓香的烧烤店,走进流水潺潺的小桥边……我和同事在音乐喷泉处合了个影,慢步于小桥流水处,内心也感到自己快乐了许多,年轻了许多。
二
吃过早饭,天阴阴的,却没有下雨。我们一行人上了车,赶往第三个旅游目的地——普陀山。要到普陀山,必须经过舟山跨海大桥。
说起这舟山跨海大桥,是舟山人的梦想,也是舟山人飞出大海的翅膀。舟山群岛由1400多个岛屿组成,舟山市由其中几座相近的岛屿组成,其位置四面皆海,海岛经济受到极大制约。长期以来,弃水登陆,直抵彼岸,成了舟山人心中越来越强烈的梦。1999年9月26日,舟山与大陆连岛工程的壮丽诗歌开始唱响——岑港大桥正式动工。整个连岛工程由金塘、西堠门、桃夭门、响礁门和岑港五座跨海大桥及接线公路组成,是舟山市规模最大、最具社会影响力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按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全长48.16公里,总投资逾百亿元,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岛陆联络工程。
快客像一条游龙在海中和隧道中穿梭着,此时天公作美,太阳出来了,让我们欣赏到了舟山跨海大桥的雄姿和碧海连天的美景。同时,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人类智慧的无究力量和党和政府决策的英明伟大。走进位于海边的舟山市,感觉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一排排楼房和城市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中,从而让这个城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导游介绍自己是舟山市人,说舟山这个地方的蔬菜价格比鱼和海鲜的价格贵,舟山人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比较严重,说自己家姊妹两个,只能分一套住房,如果是两个男孩儿,就能分两套住房。我们在车上边听导游介绍着当地的风俗民情,边欣赏舟山市与大海相连的风景。
这时,导游在车上介绍说,普陀山位于钱塘江口,面积为12.5平方公里,最高峰佛顶山海拔292米,系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既有悠久的佛教文化,又有丰富的海岛风光,古人称之为“海天佛国”、“人间第一清静境”。说普陀山上的什么东西都贵,就是娶老婆不贵,三万元人民币就能把媳妇娶到家里。我们边听边笑边看着窗外的风景,不一会儿,快客就到了朱家尖轮渡码头。
我们下了车,码头上游客如织,导游购买了开往普陀山的船票,我们登上了“新海华”客轮,前往普陀山。在客轮中,便看到窗外海天一色,波浪此起彼伏,普陀山两边的群山,远远地看去像两个卧佛静静地睡在海面,普陀山的最南边,一座高大的观音铜像屹立在那儿,保佑着来来往往的人们。当时,我心里不由自主地感叹,这真是一方净土呀!想当年,信佛的弟子,若没有一颗诚心,不经历千辛万苦,是拜见不了观音菩萨的。客轮在海上行驶了二十多分钟的时间,就抵达了普陀山。
我登上普陀山码头,只见此山被大海环抱,金沙绵亘,海中波涛,粼粼闪光,山外青山,层层叠翠,美不胜言。据导游介绍说,普陀山是世界闻名的观音道场、佛教圣地,其宗教活动可追溯于秦。至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促进了普陀山观音道场的形成,并迅速成为汉传佛教中心,传至东南亚及日、韩等国。至清末,全山已形成3大寺、88禅院、128茅蓬,僧众数千。“山当曲处皆藏寺,路欲穷时又逢僧”,史称“震旦第一佛国”。山上每逢佛事,四方信众聚缘佛国,时有天象显祥,信众求拜,灵验屡现。绵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动,使普陀山这方钟灵毓秀之净土,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山上有潮音洞、梵音洞、朝阳洞、磐陀石、二龟听法石、百步沙、千步沙、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南海观音、大乘庵等著名景观。因为山不大,大家可以按顺时针方向围着山走一圈。我们跟着导游,沿着路边的木制步道,欣赏着山中美景。只见山上金沙、奇石、洞壑、潮音、幻景浑然一体,形成山海兼胜、水天一色的独特景观。山上空气清新,古树名木繁多,香花异草遍野,质量优级世所罕见,富含负氧离子,仿佛天然的“大氧吧”。
我看过磐陀石,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二龟听法石,也是普陀山的最高处,下了台阶,有一块大岩石上,刻着一个红色的“心”字。只见男女游客争先恐后地在心字的下方摄影留念,以求得“一心一意”的效果。来到普济寺,大门紧锁着,据说国家领导人去才可以开。导游说这有个传说,有一次太阳落山了,清朝乾隆皇帝微服来到普济寺,正赶上小沙弥关寺门,乾隆皇帝要进去休息,小沙弥不知是皇上让其在门外等候,他进去请示寺内方丈主持,方丈说:“国有国法,寺有寺规,除了皇上,一律不开门。”结果小沙弥听错了,来到寺门前对乾隆说:“国有国法,寺有寺规,皇上来了,也不开门。”乾隆皇帝听后非常生气,回京后下了一道谕旨,普济寺从此不再开门。
看过普济寺,只见普济寺的正前方有一座桥,导游说这桥是“官桥”,从桥上走过去,可以升官发财。我们想图个吉利,也笑着从桥上走了过去。此时已到了中午,我和四个同事在山上找了个小饭店,店主看到我们,在很远就同我们打招呼,我们走进饭店,饭店看起来不大,很干净,但菜价却让人不敢恭维。看来山上的居民早就磨快了刀,逮住游客宰一个是一个!我们每人25元下了一碗肉丝面。我接过碗面,却没看见肉丝,心里嘀咕着说,这肉丝面肉呢?就用筷子挑了几下,才发现一碗面中只有两个比蚂蚁大一点的肉丝,只好苦笑地摇了摇头。还好,我事先带了几袋泡椒凤爪和茶干,分给几位同事,从而补充碗面的营养和味道。
吃过午饭,我和同事踏着莲花石道,前去拜见南海观音。导游说,踏着莲花走,官运财运有。她说,荷花,佛家称之为莲花,是圣洁、清净的象征。佛家称极乐世界为“莲邦”,认为众生皆有“佛性”,只是被生死烦恼所困扰,没有显发出自己的佛性,因而陷在生死烦恼的污泥之中。莲花则“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故佛教以莲花来比喻“佛性”。观世音菩萨就是普渡众生的“莲花部主”,可以保佑人们心想事成。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露天的南海观音菩萨面前,只见观音菩萨像金光闪闪,佛像顶现弥陀,左手托法轮,右手施无畏印,妙状、慈祥,体现了观世音菩萨“慧眼视众生,弘誓深如海”之法身。据导游介绍说,这座观音菩萨露天立像台座三层,总高33米,其中佛像18米,莲台2米,台基13米,台基面积为5500平方米。佛像采用新型仿金铜精铸。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南海观音”题词,为普陀山增添了新的人文景观,成为海天佛国的象征,是世上佛教信众的信仰核心。真是“南海观音慈被大千,普陀新景光照千秋。”
我们看完山中景点,已近下午两点钟,随导游一起上了“新海华”客轮,回到朱家尖轮渡码头,上岸坐快客原路返回宁波市时,已到下午六点多钟,宁波市的战友在饭店接待了我们。吃过晚饭回到飞越宾馆,我一觉睡到早晨六点半。
三
早晨七点半,在宾馆吃过自助餐,和同事一起上了快客,飞往第三个旅游目的地——奉化溪口。这时,阳光从窗口直射到我的脸上,刺的我眼睛睁不开。我赶紧拉上窗帘,头靠在后座上,耳边听着音乐,闭目养神起来。
车子行了半个小时,我们来到了蒋介石的故乡——奉化溪口。这溪口位于宁波市西南二十公里处,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风景由溪口镇、雪窦山、亭下湖三个景区组成,以剡水、古刹、蒋氏故里和幽谷飞瀑名闻遐迩,早在汉代就有“海上蓬莱”之誉,乃陶渊明笔下著名的“桃花源”。溪口镇是蒋介石的出生地及蒋氏父子的故里,民国时期一度成为国民党指挥中心。溪口出了个蒋介石,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蒋介石回乡期间,党政要员纷至沓来,使得溪口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由于历史的原因,溪口一度“养在深闺人未识”。改革开放的春风拂去溪口羞涩的面纱,溪口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蒋介石和蒋经国出生在这里,并在此策划了许多历史事件。风起云涌的政治事件让山清水秀的溪口多了一份厚重感,尘封的历史在悠悠山水间化作如烟往事……我穿过雄伟壮观的武岭门,眼前豁然开朗,青石铺成的三里长街沿溪而筑,古镇左侧的九曲剡溪溪水清澈澄碧,潺潺东流,右侧街旁屋舍俨然,明末清初的建筑式样让人怀旧。
东距武岭门200米处,为蒋介石、蒋经国父子故居。原有祖屋6间,1935年经改造扩建,有房49间,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50平方米。前厅后堂,两厢四廊,前厅门素居,楼下作帐房、接待室,楼上为蒋母王采玉、蒋介石前妻毛馥梅诵经处;后堂为家祠,名“报本堂”,系吴敬恒(稚晖)所题,上“寓理帅气”匾及跋文,系1949年4月15日蒋介石为长子经国40岁生日所书,跋文曰:“每日晚课,默诵孟子‘养气’章。十五年来,未尝或间,自觉于此略有领悟。又常玩索存心养性之‘性’字,自得四句曰:‘无声无臭,惟虚惟微,至善至中,寓理帅气。’为之自箴;而以寓理之‘寓’字,体认深切,引以自快,但未敢示人。今以经儿四十生辰,特赘此‘寓理帅气’以代私祝,并期其能切己体察,卓然自强,而不负所望耳。”两柱楹联谓:“根本尊亲是谓至德要道,光前裕后所望孝子顺孙”,亦系蒋介石手迹。堂内供奉蒋氏曾祖以下四代神主灵位。西厢房为毛氏(蒋经国生母)居处,1937年蒋经国从苏联归来,补办婚礼,曾作新房;东厢房曾作宋美龄住所。西侧有独立小楼,二间一弄,为蒋母王采玉旧居,楼上过道与西厢房相连,楼梯狭窄,仅通一人,据谓便于蒋母脚小双手扶栏上下;东小楼,原作佣人住处或堆放杂物,西平房供接待亲友用,毛氏晚年疾患,不便上楼,亦居此。楼轩相接,廊庑回环,朱柱赭壁,青瓦鱼脊。前庭与左右有圆洞门相通,周栽银杏7株。素居门内植紫玉兰2株,院中挂花老枝横逸,浓荫笼郁。庭内精雕细绘,浮彩镂金,富古典艺术风格。屋顶堆塑“三星高照”、“双龙抢珠”。左右五马散墙,廊壁柱头绘刻“八仙过海”、“姜子牙钓鱼”、“文王求贤”、“刘备招亲”、“岳母刺字”等。1939年12月12日,日军飞机轰炸溪口镇,蒋经国之母毛馥梅从后门躲避飞机轰炸时,被炸塌的后墙砸死。蒋经国15岁去苏联多年,回国后又去江西,母子相聚不到一年,时闻其母遇难后便和方良(妻)、爱伦乘汽车连夜往回赶,两天之内赶到了家,他在摩河殿母亲遗体前号陶大哭,痛不欲生。当时他立誓要报杀母之仇,写了“以血洗血”四字,在母亲罹难处立石纪念。日军侵入溪口后,取走了此石。抗战胜利后,又由国民党奉化县学部书记王恩本摹写了一块石碑,此碑现存放文昌阁小洋房内。导游介绍说,蒋经国之母是个苦命的女人,嫁给蒋介石后从未想过福,后被日军飞机炸死。其原因是她的名字不好,她的名字叫毛馥(福)梅(没),所以她没有福。我们听后一笑了之。
说起文昌阁,有必要详细地说一说。以前文昌阁里供奉的是“文昌帝君”像。文昌帝君熟读诸子百家,酷爱书籍,成为人间文人的偶像,冠名“奎星”。所以文昌阁又被称为“奎阁”。清朝有位蒋氏宗人蒋廷秀,来到溪口文昌阁,凭栏远眺,口占一首:“巍巍百尺峙山邱,赢得奎光射斗牛;文薮由来锦溪胜,争看多士踏鳌头。”,写出了文昌阁的壮观和秀丽。溪口的文人经常到阁里聚会,叩拜文昌帝君。讨个吉祥,指望日后进身仕途。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望子成龙心切,且又信奉佛教,所以常带儿子到文昌阁,跪在奎星前叩拜。蒋介石对文昌帝君十分崇敬。就在他第一次离家乡前,还跪在文昌帝君前祈求文韬武略。蒋介石在外闯荡了几年,从一个不起眼的平头百姓,竟然跃居高官。当上了孙中山大总统的参谋总长,俨然成为左右风云大人物。1924年春,他重回故里,登上文昌阁,对着“奎星”纳头便拜,弄得边上人好生奇怪。站在边上的蒋介卿笑道:“瑞元,溪口多少名土,只有你对文昌君如此虔诚,故有今日发迹。”蒋介石答道:“兄长,对佛,心诚则灵。诚者,信也。既信而不可变易。佛以不变而对人间万变。姆妈一生信佛,我岂能变易?”蒋介卿肚皮里没多少墨水,也没听出个所以然,只得点头称是。兄弟俩走走停停,见文昌阁栋梁歪斜,必须立即修理。蒋介石向蒋介卿交代,马上修理、扩建,要他担任督工,资金全由蒋介石拨款。蒋介卿提出异议:“文昌阁为溪口人活动场所。要修理应当分摊经费,为何全由蒋家尽担?弄不好吃力不讨好的。”蒋介石道:“兄长不必多言,我自有道理。”蒋介卿见弟如此坚决,欣然破土动工。蒋介石将“文昌阁”改名为“乐亭”,并亲自撰写《乐亭记》。他在乐亭记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岭上古木参天,危崖矗立,其下有溪水潆洄,游鱼可数,牧童渔夫徜徉其间,乐且无穷,其幽静雅逸之景象,窃比世外桃源无事他求矣。而隔溪绿竹与岭上苍松,倒影水心,澄澈皎洁无异写真,其有岁寒君子之逸致乎……余以其位在山水之间,凡远方同志来游者,莫不徜徉依恋而不忍舍,盖无间乎仁与智,皆有乐于此,乃取其义而名之曰:乐亭。甚愿吾乡间同志,朝夕游乐,顾其名而思其义,因观感而有所兴起,卓然自立也,庶不负今日改造斯亭区区之意也夫。”蒋介石对文昌阁的修建、更名说得十分透彻。可到了l927年,他跟宋美龄结了婚,两人到溪口,住在“乐亭”。文昌阁自然成了蒋宋在溪口的私人别墅和藏书楼。每当蒋介石夫妇住在文昌阁时,四周岗哨林立,谁还敢去阁内走动?“甚愿吾乡同志,朝夕游乐”成了空头支票。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住在蒋母墓庐慈庵养伤,担任国民党副总裁的汪精卫赶到溪口看望蒋介石,被安排在文昌阁居住。1937年1月13日夜,一张竹筏载着一个军人和两名随从赶到溪口,被蒋介石的亲信戴笠带进文昌阁住下。此人就是抗日将领张学良。张学良走进文昌阁已是夜深人静,在神不知鬼不觉的黑夜里,四面布满便衣。文昌阁倒成为张学良幽禁生活的起点。他住了十天后,被送往雪窦寺招待所。
说起雪窦寺招待所,原名曾是中国旅行社,位于雪窦寺西侧,有建筑面积438平方米,内设客房六间,餐厅一个。“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回溪口养伤,张学良在这里度过了八九个月的幽禁岁月。1937年1月,房子被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包用,称“张学良先生招待所”,张学良和他的副官、护士,以及军统特务队长同住在这里,另有30余名特务队员和一连宪兵驻扎在雪窦寺,进行监视。蒋介石对张学良活动范围亲自规定:东不出镇海口,西不过曹娥江,到溪口有人跟随,去外地出动宪兵。还派了秀才给张学良讲四书五经。当时赵彩霞(赵四小姐)陪他一起度过了幽禁的时光,他们在这里打靶、鸣炮、种花植树,在雪窦山的水涧岩栽了紫玉兰、法国梧桐,在雪窦寺栽了四株柄木,成长后仅存的两株,当地人士奉赠雅号为“将军摘”。此年中秋,木结构厨房起火,房子全部焚毁,张学良在雪窦寺小住几天之后,即被迁往安徽黄山。1987年5月,政府拨款按原样重建,1988年竣工对外开放,现陈列了张学良的业绩和照片。门口还有一座赵四小姐的白色雕像,我们还同她合了个影。虽然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已成尘烟,但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的爱国壮举至今让人难忘。
我们登上雪窦山,参观了千丈岩、应梦名山、蒋母墓、妙高台和蒋介石守墓的地方后,便来到了弥勒佛道场。这弥勒佛道场,是溪口最主要的旅游景观之一。相传弥勒佛出生于此,修成正果后将这里作为他的道场。早在明代就被称为“天下禅宗十刹”之一,气势恢弘,庄严静穆,寺内建筑构思精巧,处处体现出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雪窦古刹一九八四年被全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指定为“五大佛教名山”之一。2008年露天弥勒大佛落成典礼,大佛高33米,趺坐于高9米莲花座上,座莲之下是三层高14.74米的天坛形圆丘,总高度为56.74米。远远望去,大佛宏伟壮观,气势非凡,慈祥可爱,面带笑容,真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浙江奉化溪口镇,给我的印象是古朴典雅,历史韵味浓厚。其土特产是蒋介石爱吃的千层饼,我也顺便买了几盒,想尝尝蒋介石爱吃的饼是何味道。
四
下午一点多钟,我们上了快客,驱车前往第四个旅游目的地——浙江海宁。海宁被誉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旅游之地、皮衣之都”,有著名文人王国维、徐志摩旧居,是武侠大师金庸的出生地。海宁拥有天下奇观海宁潮、名人文化、灯文化。四点半左右,我们赶到了盐官古镇。
盐官古镇是一座千年古城,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动人的传说和壮观的涌潮,可谓一日游千年,满城尽奇观。盐官始建于西汉,吴王刘濞煮海为盐,在此设司盐之官而得名。在唐朝,盐官就以其发达的经济和繁盛的宗教而名扬海内外;北宋大文豪苏轼曾在诗中称之为“古邑”;至明清时期,更有海宁陈家“一门三阁老、六部五尚书”之荣耀而声名远播。乾隆六下江南四驻海宁的史实和乾隆身世之迷的民间传说,使这座地位显赫而又讳莫如深的陈阁老宅充满了传奇色彩。
我们沿着青石或青砖铺成的古道,只见树木摇曳,石椅长廊,亭台楼阁,别有情趣。通过宣德门便一眼看见古朴典雅的房舍,古道两旁的小店,卖着各种各样的小吃或手工艺品。这条古镇风情街道就是央视版《鹿鼎记》中的扬州古城风貌。由于时间关系,我们重点看了花居雅舍和陈阁老宅。说起花居雅舍,其实就是古代的青楼。走进青楼,见是两层木制结构建筑,四周皆有房舍,分为青楼与红楼两大区块,重点展示的是古代青楼女子的生活与才情。据说当年名妓李师师便在此献歌卖艺。
古道不长,走了约二十分钟就走到了尽头。原路返回时,便参观了陈阁老宅。陈阁老宅是雍正朝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陈元龙的宫式府第。当时主人陈元龙位高权重,为雍正朝文渊阁大学士,世称相国(宰相)。因明、清两代相国(宰相)又称阁老,故其故宅民间俗呼“陈阁老宅”。其宅历近400余年,只见建筑端肃,布局雅致。现尚存正路轿厅、东偏房祠堂、寝楼、双清草堂和筠香馆。宅内另有“陈家三宝”,即享誉书法界的明代陈氏法帖碑刻、雍正帝御赐的“躬劳著训”九龙原匾、树龄高达600多年的古罗汉松苍翠挺拔,为难得的名木,看后让人留连忘返。
看完古镇,我们来到了观潮胜地公园。自古以来,天下奇观海宁潮以其独特的壮美雄姿而令人神往。由于杭州湾至钱塘江口外宽内窄,呈喇叭口状,它的出海口宽度达100公里,而溯江而上到达海宁的盐官已不足3公里,可这时江潮却以每秒10米的流速向前推进。涌潮受到两岸急剧收缩的影响,水体涌积,夺路叠进,潮波不断增高,潮头便形如立墙,势若冲天,举世闻名的海宁潮便由此形成。而地处钱塘江强潮地段的观潮胜地公园,是天下奇观海宁潮的最佳观赏地。唐朝诗人白居易曾说:“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由于受月球和太阳引力的影响,潮之强弱呈现规律性变化,每月的农历初一至初五、十六至二十、均为大潮日,一年有120多个观潮佳日,故海宁“天天可观潮,月月有大潮”。不过很可惜,我们去的时候是下午5点钟左右,观潮时间早已过去,只能在观潮处合影留念。
参观完盐官古镇景点已是下午六点半,我们在古镇的一个饭店吃过晚饭,驱车行驶近一个小时,到了海宁市,晚上我们住进了海宁假日大酒店。
第二天早晨吃过早饭,我和同事一起来到了海宁皮革城。只见海宁皮革城建筑现代化,环境优美,分为衣服类、包类、鞋类等不同卖区。我到包具区,看到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皮包,转的眼花缭乱,最后分不清什么包好看,什么包不好看了!呵呵……看到一个价廉物美的手提包,卖主要价五百多元,我讨价还价,最后一百给搞定了。中午在餐区吃过午饭,和同事一起上了快客,带着兴奋、带着疲惫,于晚上六点赶到了家,结束了这次浙江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