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人间桃源
曾经以为,普陀只是一处佛教圣地,而如今高僧何在?僧人甚至比俗人更俗,现在的我已没有什么信仰,更谈不上虔诚,所以,我的旅程计划中没有普陀。也许,是那句“观音到此不肯去”的广告语打动了我,也许,是在东极轮上偶然的一瞥,普陀慑住了我的心魂,不顾几天来的劳顿疲乏,没做任何准备,便走进了普陀。
那时已近清明节尾声,上班族都已回去,游人不多。一下船,好多房主便围了上来,争着向我报价,拽过来,拽过去,我成了一个香饽饽,为了补偿在东极的劳苦,我选择了一家正规的星级宾馆,看房,砍价,从挂牌价600,到网上报价280,下船200,最后以150住进,多少有点得意。房子坐落在青山脚下,离码头和普济寺都不远,幽静而又便捷,房内干净、整洁,舒适。安顿下来,洗漱一番,懒懒的睡了个午觉,感觉自己精神焕发了,才悠悠的出门。
沿路步行,道旁绿树成荫,刚发的新枝青青翠翠,很多树上都挂了“功德”牌,上行写着一些为人处事名言,如“要足何时足,知足便足”,“宽大为怀”等等,下行此树某地某某供养,没想到树儿也成了救赎人们心灵的依托,这可能是普陀一道独特的风景,既保护了环境,也满足了人们做功德的愿望,倒是可喜,一路读来,却也颇有感悟。微风不时的送来花儿的清香,和幽幽的檀香,柔缓的梵音像是透过树林的月光,疏疏的,飘飘渺渺的,似无还有。
普陀四面环海,海面浑雄壮阔,海滩上沙色如金,细腻柔软,沙坡平缓,浪潮松松的皱缬着,如少女拖着的裙幅,又如顽皮的孩子,在和沙滩嬉戏,据说此处浪花也仰慕观音,故不管风向如何变化,浪潮都不会随风转向,真是神奇。海岸边石崖陡立,涛声如万马奔腾,日夜不绝。岛上古木遍野,树木茂盛,青山叠翠,鸟儿欢鸣。随处可见天然的或是人工的小湖泊,湖水碧绿发亮,周围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幽静恬美,如此佳境,怪不得观音菩萨不肯离去。
普陀是著名的佛教名山,有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另有88禅院,128茅蓬,寺院都藏于森林之中,幽静堪绝,殿堂楼阁,依山取势,错落有致,疏朗雄伟,雕梁画栋,精美绝伦,名家手迹,比比皆是。普济为前寺,位于灵鹫山脚,四周古木参天,寺前有一池,池上有石桥横卧,古朴典雅,桥中有八角亭,位于湖心,湖中喷泉,如盛开的莲花,几缀翠绿色的水藻,增添了几分春天的气息,湖水清滢如玉,树影、亭影、桥影倒映其中,人仿佛置身于画中。法雨寺称后寺,位于光熙峰下,宏大高远,气象超凡,慧济寺则位于佛顶山顶,登高四望,天高水阔,远山近礁,环列奔趋,尽收眼底。除慧济寺供奉释迦牟尼外,其余寺院,无论大小,都是供奉观音菩萨,名胜古迹,亦都与观音有关,据说每逢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即观音诞辰、出家、得道三大香会期,全山人山人海,寺庙烛火通明,香烟缭绕,诵经礼佛,通宵达旦,且屡现瑞相,若是信众求拜,颇为灵验,故普陀是著名的最灵异的观音道场。一路上香客源源不断,不少香客几步一拜,从山下一直拜到山顶,虔诚之心,其天可鉴,淡季尚如此,可想而知,香会期是如何的繁盛。也许是我的心不虔诚,进了慧济寺,我的相机按键就失灵了,原以为相机坏了,谁知下得山来,却灵敏依旧,难道天地间真有神灵?佛是不欢迎我,怪我唐突了他?还是佛也害羞,不愿示人呢?
普陀民风古朴温厚,不愧受观音教化。僧人们面目和善,安守本分,既不劝人功德,也不兜售香火,对香客有求必应。道路上不时可见僧人穿行,你微笑着问声好,他们回报以一脸的笑容,好像欢迎远归的亲人。人们一般步履从容,平和的脸上带着若有若无的微笑,从来不会生气似的,你若问起什么,他们都会热情的告诉你。游人如织的景区里,很少会听到鸡鸣狗盗之事,也没见喧嚣吵闹,似乎人们心中的急躁和暴戾都被普陀无形化解了。景区里的东西没有传言中的贵,和沈家门的差不多,可能是淡季的缘故。
由于第二天就要赶往杭州,所以有的景区都没去,没能充分领略普陀的钟灵毓秀,神秘神圣,只好等下次有缘再见了。别了,普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