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禁止“中国人毒害中国人”的悲剧上演
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冰释前嫌,提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口号,团结一心,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枪口一致对外。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了中国,嬴得了国家与民族的解放与独立。
我想,“中国不打中国人”的口号是当年中国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坚实的基础和最根本的前提,是取得抗战胜利的源泉和动力。
历史真会作弄人。六十多年后的今天,那句“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著名口号却让自己的同胞“恶搞”成“中国人毒害中国人”的网络用语了。其实,这话亦并非危言耸听。只要放眼望去,你就会发现,三十多年来,广袤的神州大地几乎每年都有毒食品、毒药品“诞生”,且这些毒害人的东西以疾风暴雨架势占据着市场,无所顾忌地走进千家万户。也就是说,“中国人毒害中国人”的悲剧几乎每年都有几出在中国大陆上演。朔州用工业酒精勾兑成的假酒,大量投入市场,让饮用者双目失明,甚至丧命。苏丹红咸鸭蛋、瘦肉精火腿肠也粉墨登场。毒食用油也在改版升级:从连毛带脏的削皮猪油到潲水油,再到地沟油。有毒大米也纷纷在改头换面:用石蜡或工业油抛光增白,冒名顶替为高档油粘米。有毒奶粉生命力顽?无比,三鹿结石毒奶粉的风波未平,蒙牛、伊利再次掀起毒牛奶风潮。人们制作果冻的工艺更是登峰造极,用烂皮鞋造食用明胶,再制成果冻、老酸奶。这真可谓是变废为宝,可持续发展的“光辉典范”。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吃这样的果冻酸奶,人们还可以体验当年红军长征路上的生活,无形中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海天集团更是天良丧尽,通过包装将工业用盐充做加典盐、营养盐,大批量投放市场,毒害自己的同胞。台湾同胞也唯恐落后,所以有了富含塑化剂的食品、饮料,也?有忘记大陆同胞......看着食品行业肆无忌惮地毒害手足同胞牟取暴利,却毫无风险可担,药品系统再一次按捺不住了(几年前,上海的伪劣眼药水、某地的白开水狂犬疫苗等事件,让同胞饱受毒害),又干起了毒害中国人的营生来。于是乎,形形色色的毒胶囊药品纷纷面世,它们似蜂如蚁股涌至大陆各大小医院、药店,黑心厂商赚得盆满钵满。更令人愤慨不已的是,某大药业集团明知自己生产的是有毒胶囊,居然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打着昧心广告:“##药,放心药:##药,良心药。”诱骗、误导医生、患者。遭遇“毒胶囊门”后,该药业集团为了转移公众的视线,竟以受害者的身份率先站出来轻描淡写地向深受其害的消费者道歉,企图逃避法律的制裁。
凭着食品行业、药品系统某些黑心厂商令人发指的丑恶行径,就算给他们戴上“中国人毒害中国人”的悲剧的编剧兼导演之“桂冠”,也是名至实的。
笔者乃一介草民,虽无安邦治民之才,然良知尚存。因此,我不得不去对“‘中国人毒害中国人’的悲剧为何能在中国大陆屡屡上演”的问题做深层次的思考。我认为它能上演的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让一部分人的食品先安全起来”的片面做法(有关部门的特供基地,几年前网络已经曝光,无需我赘述),是毒食品泛滥成灾的背后推手,“专家学者”是毒食品、毒药品的帮凶。道理很简单,政府各部门都有自己的食品食物专特供基地,谁还会去考虑老百姓吃什么食品,喝什么饮料。更重要的是政府部门的做法向那些黑心企业传递了错误信号:制造毒食品、毒胶囊政府不会出重拳打击。因为当官的食品是安全的。每当出现毒食品或毒胶囊时,就有专家学者自告奋勇站出来为其开脱: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每天吃多少毫克某某物质对人身无害。大家不必惊慌。反正不会即刻死人,黑心厂商有了理论依据,愈加有恃无恐,变本加厉。
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渎职、失职和不作为行为,给黑心厂商开了绿灯,提供了无限的造假制毒的空间。理由也很简单,为什么每一次都是媒体曝光后,监管部门才知道?有时监管部门与黑心厂商是蛇鼠一窝。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掌门人郑筱萸的腐败案就是明证。
三、中国人缺乏精神信仰,道德滑坡是毒食品、毒药品的滋生的土壤。改革开放后,人们一切都向钱看,以经济效益论英雄、排座次。不管你是阿猫,还是阿狗,只要你能为提高当地经济增长点做贡献,你就是能人,你的企业就有功于国家,也没有人去追查你钱的来路。这样以来,“道德贫血现象”加剧,道德就?法健壮起来,更无法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立足了。这样,那些心术不正的人和黑心厂商便肆无忌惮、丧心病狂地制造销售毒食品、毒药品。对于当今中国社会出现的状况,两百多年前,英国伟大的教育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在《品德的力量》一书中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品格之高下。”
四、巨额利润与过低的犯罪成本是毒食品、毒药品泛滥的催化剂。众所周知,在中国大陆,对这方面的犯罪行为的处罚不是严重的。在此,我不想举出实例来。打个比方,我的企业造地沟油、造毒胶囊,赚了几个亿,不慎被曝光了,监管部门只上门来罚点款,责令停业整改,无需赔偿受害者,无需负法律责任。黑心厂商第一次尝到了甜头,还在乎第二次,第N次?巨额的利润,企业主便不顾一切去追逐。所以,毒食品、毒药品便泛滥成灾了。
最后,我呼吁:各级人民政府,要真心实意地以人为本,以建设和谐社会为前提,尽快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坚决禁止“中国人毒害中国人”的悲剧上演。否则,让“人民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的庄严承诺,岂不是成了21世纪最牛的一句“假”“大”“空”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