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时收拾旧物有感
宿舍阳台上放有我们平日里收集的废纸和饮料瓶,因为积年累月的缘故,不论是瓶子还是废纸,都让岁月蒙上厚厚的一层灰。放置在阳台上,占了地方不说,还有碍美观,实在是会让我们多皱几次眉头。虽然如此,我们却总也舍不得扔。
打开衣柜,有很多不能穿或者已经洗得发白的旧衣服,在泛着微微樟脑香的空气里,密密匝匝拥挤在一起。它们很能占地方,让整个柜子显得臃肿不堪,实在是会让我多皱几次眉头。虽然如此,我却总也舍不得清理。
一个经常搬家的同学和我说,她在每一次搬家前,在一遍又一遍地收拾整理自己东西的时候,总是为难该舍弃哪些东西带上哪些东西。最终,还是什么都舍不得丢下,宁愿多拎几个包。
上课的时候,邻座的同学说他家里还留着其小学的课本,我就忆起假期回家时房间角落里几个麻袋里装着我和弟弟曾经的课本,甚至连幼稚园的都还在,最底端的书本已经在阴潮环境的浸渍下泛黄,脱落,渐成碎屑,然而,我们总还能识得这些书。收废品的阿姨在家门口大声吆喝,妈妈和我和弟弟,竟没有卖书的念想。
这些旧物,堆在不见人声的角落里,远离喧嚣。然而,它们始终存在,和人的过去一起,在记忆里喁喁交谈,续着未了的缘。
从旧的物品里看往事,看自己掌中交错相连的世界,看初出的人面桃花或者同学少年,也看那些暗月下滴落荷叶的泪珠。往昔的岁月盘桓成一株峥嵘葱郁的大树,风霜刀剑刻着沧桑,和煦阳光抚着生机。
我们总是会有这样不舍的心理,有这样放不下的感情,在久远的时光里沉淀,记忆始终不曾忘怀。在他人的眼里,那是累赘与负担,于我们自己,就是心口的朱砂痣一样深刻。如作家张锐锋说:“往事不曾消逝,它一直在喧哗。像窗外的落叶那样喧哗,像这个城市的道路,广场上的嘈杂,秋风一直在吹着,它把过去残留的热气全部吹到冬天的冰雪里,吹到时间以远。”
我们出门,也总把这些旧时的情感拴在身边,并心甘情愿步履维艰地拖着它们前进。像小王子一样,无论在哪个星球,心心念念的是他可爱的独一无二的玫瑰。往事,已在个人的人生风景中早早占据一席之位,在习以为常中渐渐溶为生命的色彩。
往事带有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忧愁。那些酸甜苦辣的味道,在我们的记忆库里,早早沉淀,仿佛是刻得分明的岁月。过去的痛苦或幸福,时间模糊不了,不需要刻意,留存于我们生命中的就是万古长青的事物。记忆长存,我们以这样的方式和生命相聚。
生命缺不得往事,有了往事的存在,生命才是一个完满的过程。有些人一味抹煞往事的存在,只是一种不自量力的自欺欺人。再不愿忆及的往事,也是个人走过的路,做过的事,是“曾经”这一范畴内真实的标签。矢口否认,却是对生活的逃避,对生命的不负责任。当然还有另一个极端,把自己留在了往事的梦里,一厢情愿地拒绝现实的渗透。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永远的絮絮叨叨里残留着一个自己孩子的梦,她拒绝了现实世界,现实生活也遗弃了她。
我们当然不会如祥林嫂般在往事的沧海里沉浮而不辨方向,也不会滴水不透地拒绝曾经,于我们而言,往事是对过去的注释和总结,亦是一个重新开始的起点。
那么,往事要留存,生命要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