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纪行一
能娃玉智接我和她妈到北京来玩。
七月十三从仙河家里动身到县上能阁哪儿,玩了两天,十五晚十一点乘汉中——北京西的K262直达北京。我们十点半带上旅行包从县城打的到火车站,11点12分检票进站,玉均能阁送我们上火车找到卧铺位置,安置好急忙下车,11点16分我们就从旬阳出发了。两孩子在站台频频招手,汽笛长鸣,火车启动、提速朝着北京方向前进。
离开陕南离开秦巴沿汉江东去……天气很热,汗津津的,能娃她妈睡中铺,我睡下铺,收拾好行李包我们就躺下了。火车在夜色中沿着它已走惯了的熟路铿锵有声地飞驰,旅客们都忙着各人的事,列车员来查票换卡例行公务,一阵喧闹忙碌后车厢里安静下来了,初次到北京初次到小女家的激动暂时趋于平静,困乏瞌睡渐渐袭来,在隆隆的车轮与钢轨的摩擦撞击声中似睡而睡了。
陕南安康旬阳一带的人到北京大多乘K262直快,那就是先从襄渝线乘车向东南行驶到襄樊再掉头北上,至郑州至石家庄至北京。当我从迷迷糊糊中醒来,已是16号早晨4点54分了。晨曦微露,薄雾迷蒙,细雨中我看到襄樊火车站站牌了,我们已经到了荆楚大地。
天渐亮,我看到襄樊火车站的大,大过旬阳站,大过安康站,是呀,它是祖国东南连接大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怎和县市小站相比。襄樊——江汉平原的一角竟把千里秦巴挤得立起来站在西北边,自己却安逸的舒展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
十来分钟火车从襄樊站开出,坐在车厢里没有方向上的大变化,但我心里明白这是在向北方走了。途中还要掉头两次,我没有大注意,我只注意沿途的地名与我记忆中的地名及其历史作瞬间的对应,尽管一鳞半爪我还是兴趣大增,无论是许昌、邯郸等历史名城,还是郑州、石家庄等现代化大都市,都让人联想翩翩,就连平顶山、清风店等地也让人与伟大的抗日战争相联系,就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城镇书写了我们文明的祖国,书写了我们祖国的文明。
最令人神往的是坐在火车上将教科书中的中原大地华北平原摄入眼帘的这一刻,才深深的体味到什么叫辽阔什么叫壮丽什么叫伟大什么叫可爱,原来就是这般的宽广无边碧野万顷,这是身居大山的人无法看到的无法感受到的景象。顿时,你的心胸开朗了视野开阔了思想开化了,在蔚蓝而深邃的苍穹下,峰峦叠嶂的群山,广袤雄浑的平原,坦荡如砥的草原,此间镶嵌着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东边有波光粼粼的大海……这就是屹立于世界东方正在崛起的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园。列车上我骄傲着自豪着。
车窗外的景色如播放DVD时快进一般瞬间闪向车后,但是城市村庄的轮廓,工厂建筑的模样,高速路、街道上的车水马龙景象仍是叠印在脑海中。
正值仲夏,原野上满是葱绿,阡陌纵横把农田切割成正方形长方形等形状,田里的庄稼连片的大多是玉米,正在拔节每株七八片叶很是茂盛,正是这每一株的茂盛葳蕤,才有这大平原的满眼绿色,才有大地的兴旺景象。我想每一个人都像庄稼或是花草一样蓬勃向上,我们的国家就一定会蓬勃向上。
列车在飞驰,夜色在降临。车到保定后,北边天空一片光明,如同钢水出炉时金光闪耀,照亮了半边天。我知道祖国的心脏——北京就要到了。
九点四十分列车到达北京西站,车一停稳,孩子们就进车厢来接我们了。
二00六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