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内蒙古和五台山(二十一)
(二十一)万佛寺
塔院寺山门东侧这座院落便是万佛阁。一般寺庙都有牌楼,山门等寺前建筑,万佛阁并没有。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万佛阁是塔院寺的属庙,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寺庙,所以也就不会有独自的山门和牌楼了。
万佛阁(俗称五爷庙)虽然不大,占地仅2000平方米,殿楼堂舍也只有20多间,但因为内有五爷庙而名播远近香客盈门。听说这里许愿最灵。而且这里不要香火钱,从门口进去拿三根香就行。要许什么愿,那只有自己知道,我估计保佑自己的身体健康,家人的健康那是首要祈祷的,不信,你去问。
坐北向南这座建筑便是大名鼎鼎的五龙王殿,人们通称五爷庙。五爷庙创建于清代,民国年间重修时,增建了殿外前庭。一般佛教寺院是不供龙王的,而五台山为什么要修龙王殿呢?这要从文殊菩萨向东海龙王巧借歇龙石的神话说起。很古以前,五台山地区并不是清凉胜境,而是酷热难熬,当地百姓深受其苦,专门为人排忧解难的大智文殊菩萨便从东海龙王那里巧妙地借来一块清凉石,从此五台山变得凉爽宜人风调雨顺,成为避暑胜地。而这清凉宝石原本是龙王的五个儿子播云布雨回来驱暑歇凉之物,当他们发现歇凉宝石被文殊菩萨带到五台山后,便尾随而来大闹五台山,直把五座陡峭如剑的山峰削成五座平台,要讨回清凉石。但文殊菩萨毕竟法力无边,很快就降服了五位小龙王,让他们分别住在五座台顶。这五龙王被安排在最高的北台,专管五台山的耕云播雨。人们感激他为五台山地区造福,为五龙王建殿造像加以供奉也就是自然的事情了。五龙王居于殿内正中,左侧为大龙王、二龙王、龙母,右侧为雨司、三龙王、四龙王。据说,五龙王以前是黑脸,但为什么我们所见却是金脸呢?这是因为佛教传言,说王爷性子暴烈,伺奉稍有不周,就要发脾气动恐。脸由黑色变为金色,就使五爷的脾气变温和了。
有人说:“好脾气就是好人生。”脾气就是性情,实际上就是人的性格。俗话说,千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因此,一个人脾气是不是好,恐怕也不是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好多人从他(她)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决定了他属于哪一种类型的性格。不过在佛教里,有一个字词“修练”二字。到是磨练一个人性格的一个动词。
但在这五爷的脾气变了,脸也变成金色了,金色那是“佛面”才有的呀。做人么,就要有一个好脾气,何况做神。作为我们现代人理解,好脾气也是一个人的素养的体显。
与五爷庙相对的便是古戏台,是专为五龙王唱戏而建。据传说,五龙王特别爱看戏,所以每年六月大会(农历5月13号,是五爷的生日),都要大开殿门,让五爷居高观赏,以取悦于五爷,使他及时赐雨,保证岁岁给百姓喜降丰年。
今天,我们看到的是某某公司总经理的包场,这可是免费欣赏啊。大家围站在台下,我们听到了最真宗的梆子戏了,晋剧的激越和苍劲,急促而高亢,都深深打动了听众,台子上丝竹管弦、铿铿锵锵,出将入相,你方唱罢我登场,唱腔豪放粗犷,荡气回肠,台下人头攒动。遗风流韵,听惯了那节奏快的流行歌曲,到这听到了原滋原味梆子戏,那真是耳目一新。
我特别欢喜听那老声,嘶哑的声音特别使人激昂.
男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