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晖寒舍映窗纱
——重庆画家丁运才
波 吒
团团锦簇竟豪华,孔雀屏开灿若花。
多少吉祥如意事,生晖寒舍映窗纱。
——张昌畴
这是开县文化名人张昌畴老先生为丁运才老师《牡丹孔雀》所题写的诗,我作为开县人,曾经的绘画爱好者,很早就听说过丁老师的大名,但相交却是近几年的事。通过网络的网易博客,结识了一个叫“五和尚”的网友。这五和尚不是别人,正是心仪已久的丁运才老师。
丁运才老师,小名五和尚,字樵夫,号一禅斋主,1943年生于开县汉丰古家坝,自幼喜欢绘画,上世纪60年代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现为西南大学)美术系,国画师从苏葆桢、汤祖?、梁白云和段虚谷等大家,西画受教于张宗禹、刘一层等教授。大学毕业后在开县师范学校教授美术,从事中学和师范美术教育40余年,他爱生如子,深得学生好评。教研成果丰硕。
退休之后,丁老师更是潜心于毕生为之追求的绘画艺术,为使自己的绘画技能达到更高的境界,他萌发了要到祖国各地游览写生的想法。数年间,足迹已遍及深圳、广州、桂林、苏杭、黄山、大小三峡等地。随着视野的开阔、阅历的增加,使丁老师的画风突变,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作品表现形式日臻完美,在追求笔墨意趣的基础上,更多个人风格的提炼,或简或繁,构图奇险,气韵生动,意境深远。
丁老师的画以花鸟为主,兼及山水、人物,尤擅牡丹、墨竹、葡萄、紫藤,作品大都来自于大自然,但决不是被动地写实和描摹,而是写实不忘意,得意不忘形,作品里蕴含着艺术的精气神。以他的生命激情、感知和领悟,深深根植于大自然。构图奇巧,画风清新,雅俗共赏,别具神韵。其山水画,讲重笔墨趣韵与蕴涵,直抒性灵,造境静逸邃远,有超然的人格与自然和谐之美;其葡萄画,挥洒自如,落笔成趣,既有明暗虚实,更有色彩变化。晶莹剔透、秀色可餐的葡萄,呼之欲出,让您垂涎三尺,正如张昌畴老先生所赞:“佳果夏日挂满枝,色鲜味道涎欲滴。儿童举手摘不着,嗔怪桔园老画师。”
1996年,著名花鸟画家、有中华葡萄王美誉之称的西南大学教授方凤富看了丁老师的画作,便对昔日师弟的画赞誉有加:“运才学弟有幸相会,喜见其作品,内容甚多,画意很深……”2009年,方教授特邀丁运才老师为中国长江三峡书画院首批国画家,并在丰都参与了挂牌揭幕仪式。
丁老师的画不但获得同行的称赞,而且很早便获得了市场和收藏界的认可。广州白天鹅宾馆、重庆静云画廊以及深圳、广州、桂林、山东等地画商纷纷向他订画。作品多被海内外爱好者和文博单位收藏,成为最早实现艺术作品市场化的开县本土画家之一。小传收入多部名人画典录。他在艺术网站上开辟的“和尚画廊”“和尚画苑”个人专页也正引起网民的极大关注。
作为开县老政协委员,为促进开县文化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初,他便在开县老城兴办首家《书画礼品店》。尔后受张昌畴老师之邀在刘帅纪念馆大门开办艺术画廊《逢盛阁》。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开办了开县业余美术学校,为社会培养了不少艺术人才。七、八十年代,在教育和美术创作之余,丁老师还身肩众多的社会兼职:峨嵋山画院顾问;万县地区美术家协会会员;万县地区中学教师中级职务美术学科评议组成员;开县青年美术摄影协会顾问;开县师范艺体教研组组长;开县师范美术高级讲师;开县业余美术学校副校长;开县美术家协会顾问等。
丁老师系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美术副教授、原四川省美术教育高级专家(见1990年版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省高级专家录》P1046页);重庆书画社画师;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教育学会会员等。
与丁老师接触,不仅感叹于他的艺术造诣,更敬重于他的人品才德,他为人率真、直爽,不摆架子,给人以亲切感。他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奉献爱心,多次在山东等地将自己的画作义拍所得资金全部进行捐赠。
如今,古稀之年的丁老师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余热,能对当地文化艺术做一些普及和启蒙的工作,同其他本土艺术家一起努力,让开县充满“诗情画意”,共绘开县文化的蓝天。
201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