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再逢天秀主席

再逢天秀主席

2013-10-03 09:50 作者:文军贵 阅读量:30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昨晚深夜,我接到在市作协任副秘书长的尚敏先生的电话,他证实了本次清明节放假我没有外出后说他今天要回家祭祖,并且市作协赵天秀主席也要随行在我工作的小镇办点差事,并嘱我一定要陪陪他。通完电话后,我感到既激动,又兴奋,希望地球加速运转,太阳好早早从东方升起。

我于去年年底,在市作协办公室里第一次遇见了赵天秀主席。那时,正是由《中国作家》杂志社与广元市委、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剑门关文学奖”全国获奖作家来广元采风和参加“剑门关文学奖”获奖名录碑揭幕仪式的忙碌准备阶段。我正在帮忙得不可开交的尚敏秘书长把已经编印出来的《剑门关》杂志装进信封以便寄发给作者和相关部门的领导。这时,快步走进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理着平头,带着一幅和面庞相映得体的金边眼镜,穿着一件中长黑色尼子大衣,左腋夹着一个黑色公文包,他一边娴熟地把包放在靠近窗户的办公桌上,一边急切地询问尚敏秘书长关于全国获奖作家来广元采风和部分知名作家给广元本土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举办讲座的筹备情况。从他娓娓的谈话中得知他为了去实地查看情况,才从几十公里外的剑门关赶回来的。

我正疑惑那个显得很干练又有儒雅风度的男士姓甚名谁,为何来到这个办公室来没有要离开的意思时,尚敏先生一边向与他同坐一间办公室办公的赵主席汇报情况,一边给赵主席介绍着我的情况。听说我是来自他曾经很熟悉的山区中学的老师而且出了两本书已加入省作协时,文质彬彬的赵主席面带和蔼可亲的笑容走过来和我亲切握手,并客气地说帮他们做事,让我辛苦了;还关切地问我学校原来的文学社是否还在继续创办时,我答道:

“因多方面原因,已停办多年了。”

他很惋惜地说:“我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你们学校调研驻点的时候,你校的文学社办得有声有色,还培养了不少的文学新人。”

我在谈及准备来年成立文学社拟邀他亲临大会时,他便欣然应允。

这时不管他能否亲自实现诺言,总之,我原本紧张的心情忽地轻松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彼此靠近了,心里暗暗地说:“主席多么平易近人,来自大山的我见到的不是一位高高在上的领导,而是像见到了久违的兄弟。”

和赵主席等群贤共进晚餐时,席间我向敬慕已久的马平老师请教文学创作方面的问题时,他总是那么认真地听着,没有指指点点,没有满不在乎,没有显得高人一筹。马平老师很恭敬地给赵主席敬酒时,我见主席把马老师称“小马”,心里一片愕然。马老师可是巴金文学院的副院长、中国作协会员、创作一级,现在青川县挂职分管文卫的副县长,主席怎么会把他称作“小马”呢?莫非是我听错了?原来在八十年代文学创作就硕果累累、声名远播的赵主席在某县报社任主编时,作为一个还在苦苦求索的文学爱好者的马老师才参工不久。马老师的成长还得力于慧眼识英才的赵主席的不吝赐教和向相关部门大力举荐呢。哦,困惑重重的我才恍然大悟,茅塞顿开。可是,在我和马老师谈及文学创作方面的事宜时,主席却是那么谦恭,依然那么笑容可掬,丝毫看不出他的盛气凌人,看不出他的趾高气扬。事后,孤陋寡闻的我很后悔当时怎么没有也向他请教呢。

今年刚开学不久,市作协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唐法广先生代表赵主席询问我校成立文学社的筹备情况,还说赵主席要亲自参加,并将授予我校为全市首个“文学新苗辅导基地”。此时此刻,受宠若惊的我对赵主席的无限敬意油然而生。去年那次谈话时我认为是赵主席为了逗我这个乡下人高兴,随便答应我“要亲自参加文学社成立大会”,竟没有往心里想,也不敢往心里想,因为在红尘世俗中我见过这种随便允诺没有真正兑现的事情太多了。没想到事务繁忙的他是如此信守诺言,如此关心校园文学的发展,如此对培养文学新人的重视。

我校文学社正式成立的头天晚上,县里的领导们都喊他在宾馆早点休息,可他硬是没有顾及大家的好意,已是晚上八点多还从住宿的地方摸黑步行了20分钟到校为首批文学社社员作文学创作辅导报告,他说这个既定的议程他不能缺席,此举让我和同行们都倍感钦佩。尤其难以忘怀的是他在辅导会上语重心长地希望文学爱好者要做到:做好人,淡泊名利;多读书,做好长时间的准备和积累;要有爱,用智慧、慈善、责任的目光去观察生活。文学辅导会结束时,已是晚上十点多了,他才和一道来校作文学创作辅导的作家们一起回到住地。

今天中午更显出了赵主席纯真、自然的本性,他拒绝了我陪他喝酒、喝饮料的请求,其乐融融地和我们一起品尝着粗茶淡饭,他很友善、真诚地对我说:“军贵,既然我们是兄弟一场,就不要讲究排场和隆重,君子之交淡如水嘛。”我也只好随他所愿,毕竟他在心底里已把我当做了兄弟,不是把我当做他的一位十分熟悉但又对我隔着很厚心墙的朋友。席间,我让他指点我的写作时,他很风趣、睿智地谈了几个文学爱好者的写作历程,我知道,他是希望从具体可感的实例中,教诲我欲文学之花越开越艳就要认真读书,要深入生活,要对文学怀有一颗执着不懈、热情似火的心,这些教诲让我如坐春风,顿感醍醐灌顶。他在讲话时,思路清晰,用词得当,逻辑严密,好像不是听他讲话,而是在听他声情并茂地朗读一篇文辞优美的散文,真乃“腹有诗书气自华”啊。下午,我原本打算陪他去办事,可善解人意的他婉言拒绝了我的好意。恰恰这周儿子也从很远的学校放假回家,他极认真地对我说:“不用占你的时间陪我了,我自己去办事,你多陪陪儿子,后面我们作代会再见。”恭敬不如从命,我只好顺道陪他走了古镇的一些地方,就与他在柳色青青的路口依依惜别。

沧海自浅情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是啊,虽然我地处偏远、位卑职低,赵主席身居闹市、德隆望尊,但我们之间不仅只有见面之情,而且还有我们的真诚相处,息息相通,直到结下不解之缘。毫不夸饰地说,主席待我的这种深情厚谊,犹如煦暖的春风吹拂着我的心海;他的这种坦诚对友之情,犹如澄明的月华满照我的心房。渺如天地间一草芥的我只有把他对我的知遇之情永远藏在心底,踏步在文学的殿堂里负重前行,奋力登攀。

相关文章关键词

《再逢天秀主席》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