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节的启示
最真实表现民族精神的介质之一就是节庆。如果说语言形式决定着语言使用者对宇宙的看法,那么,节庆则是记载群族对宇宙看法的动态化石。5月12日护士节、9月10日教师节、11月8日记者节等行业性节日的设置则又充分显示了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如今学校中又慢慢兴起了一个特殊的节日——班主任节。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级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先锋,家长和学校沟通的桥梁。班主任肩负着教育的重任,承担着学校的荣辱兴衰。班主任节的设立,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是搭建一个平台,展示班主任老师的精神风貌,让广大师生和家长更多地了解班主任和班主任工作,彰显班主任老师的人格与魅力,充分表达对班主任的尊重、敬意和期待,有效突出了班主任工作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激发了班主任老师的职业幸福感和自豪感,唤起了教师对班主任工作的向往和学生对班主任老师的热爱,为促进学校管理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让人欣喜的同时,也伴着淡淡的忧愁。中国的事往往是哪个行业吃紧,就表面上的口号提的响,但是又是口惠而实不至。都埋怨中国教育扼杀了孩子创造力,大家呼吁创新型教育。可是对于创新,国家既无机制保障,又无经费支持。据报告称韩国科研创新经费占财政收入的5%,而我国国家投入不到万分之一。都埋怨教育乱象横生,可教师收入和地位在社会上只能占中等状况。如果教师待遇高于其他行业,那么教师准入门槛肯定会抬高,吸收进来的教师队伍素质相对就高。一些发达国家要当教师先要受完普通高等教育,如果喜欢该职业,再在师范大学修业一年取得教师资格方可准入。他们的教师是实实在在的中产阶级,是人人向往的职业,自然人们也热爱这个职业,乐于把职业当事业。而在官本位文化主宰的中国,在学而优则仕意识的影响下,人们当教师成为了无奈的选择。从素质和敬业精神诸方面影响了教育质量。
有专家说,当老师不当班主任只是做了一半老师。可现实是当教师苦,而班主任更苦。学校业务最终得通过班主任来落实,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成绩也主要靠班主任指导。可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工资在不断调,可班主任费没有涨过。学校自筹资金提高班主任待遇,可是杯水车薪于事无补。当学校设置这个节日的时候,说明班主任工作已经阻力很大,大家已无工作热情。如果出台相应措施,让大家争着当班主任,那会是什么局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