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读高三关于刘海的一场拉锯战
走到阳台上,透过窗玻璃,我又读到女儿的刘海,心中的怒火蹭一下子长出来。我能感觉到体内怒火的游走,它顺着我的心炉,直向上窜,越窜速度越高。我的喉咙烧得干疼干疼。我张大嘴巴,火芯子在舌根上打转转。
玻璃窗内,女儿浑身上下通透出一股浓郁的高三气息,那气息直逼我舌根上的怒火。两股气流隔着冰冷的白色玻璃,翻腾僵持,一分钟后,那股强势的高三气流窜出窗户,包围了我。我只好把火苗卷在舌根下。卷了四五个回合后,终于被卷进五脏六腑,渐渐熄灭。我用食指关节轻轻扣着窗玻璃,温和地对女儿说:“用卡子把刘海卷上去吧。”
女儿这次没有抗拒。她一边看书,一边摸过小卡子,摸索着提起一帘刘海,提到头顶,卡住。没有了刘海的遮掩,女儿光亮饱满的额头露出来,没有一丝纹理,没有一点损伤。女儿的额头呈现着福相。我常常这样想。
曾看过一部相书。说额头是面相最重要部份之一,除了代表一个人的初年运程外,也是表现头脑及精神之所在。如相额饱满,少纹理,没有损伤,额骨欲耸起如立壁,广阔如覆肝,光滑、无痣、宽阔则一生幸福。如额短,狭小,额岩崭,多纹理,则一生劳苦,做事反复,父母长辈无助力,早年会离乡别井,如果曾经受损伤,脑筋亦会因此而受损害。额歪又低,那么为人暴噪、多奸谋、易惹官非。我不是个非常迷信的人,但是,我也喜欢把女儿的未来想成一条迥异于我的平安坦途。闲暇时,我端坐女儿面前,静静地端详她。哪怕是一个细小的毛孔,我也愿意把它想象成女儿的福祉所在。
可惜,女儿不喜欢把额头暴露在外。读高中后,女儿一改初中时的发型,每次剪头发都要给额头上留一层厚厚的刘海,把光亮的额头遮得严严实实。女儿近视眼,戴着一副厚厚的眼睛。剪过的刘海洗过一水,便遮住了眼镜的上边框。再长几天,竟遮住了一窄溜镜片。女儿不管不顾,依然低着头写作业。
女儿的书桌紧靠着阳台。回到家,我活动的主要场所是书房,只有洗衣晾衣时才去阳台。女儿趴在书桌上写字,大多数在晚上十点之后。因此我不能经常看到女儿写字的情形。至于长长的刘海到底对她写字造成怎样的影响,我就更难体察到。
不过,读高三后,女儿周末也会在家写作业。这一天,便是我和女儿因刘海问题爆发拉锯战最激烈的一天。
其实,我并不反对女儿留刘海。翻看女儿成长的照片,小学毕业之前,她一直留着学生头。这种发型简单大方,活泼中不乏文雅秀气,也容易梳理,是当妈妈偷懒的最好办法。女儿是苹果脸,柔顺丝质的头发把整个头部团成一团烟雾,有流动之美,朦胧之美,古典之美。特别是前额轻淡的一层刘海,给女儿生动的脸增添了几分典雅。
那时候,女儿从不去理发店。选一个阳光暖暖的午后,我给女儿洗过头发,拿一把凳子,让女儿坐在亮亮的阳光下。女儿很听话,乖巧地坐着。我对着白亮的光线给女儿修理头发。女儿茂盛的头发是一片任我修剪的菜园。我轻轻铰动剪刀,女儿柔软黑亮的头发一根根落在雪白的平纹毛巾上。修剪刘海时,女儿撩起毛巾接住。我一手护住女儿的额头,一手游动剪刀,生怕碰触了女儿嫩嫩的额头。剪过头发的女儿,像一幅画。背后有更大的一张自然之画烘托着,那是我们自家的菜园。婆婆精心的耕种使菜园像极画家笔下油光亮丽的一幅立体画。女儿坐在画中,仿佛美丽的童话。
剪过头发,女儿双手捧着毛巾,撅着屁股,鼓起嘴巴,对着刚开花的黄瓜藤使劲吹。毛巾上细细碎碎的头发会顺着气流飘进黄瓜地,说不定还会陪着黄瓜再长一程吧。
从小学校园走出来,女儿不再让我给她剪头发。初中时,女儿没有留刘海。长长的刘海全被梳理到脑后,扎成荡秋千的马尾辫。女儿的头发越长越黑,越长越粗。梳洗起来很费事。女儿不让我管,她自己对着梳妆镜慢慢梳,细细扎。我给她买一堆扎头发的花皮筋,她天天换着用。女儿的额头在太阳光的热情关照下,油光亮堂,泛着一层成熟麦子的光泽。没有了刘海的遮盖,女儿的脸盘像丰满纯净的月亮,时时刻刻挂在我的天空里,我的视野被月亮照得极为开阔,宽广,就像女儿美好的前程。
上高中后,女儿换了学校。不知受谁的影响,女儿忽然想到留刘海。带她去理发店,她让理发师给她留一层密密的刘海,长短要与上眼眶平齐。理发师没听她的,给她剪得稍微短点,她当时没吭气。回家后狠狠地数落理发师一顿。从那次后,女儿开始留刘海,她再也不去理发店。如果长到我不能忍受反复唠叨时,她便用剪刀自己象征性地剪剪,绝不露出一点点额头。为了女儿的刘海,我说的话能装一集装箱,生的气能鼓起一架飞机。但是女儿依然故我。说得委婉了,女儿写字时便把刘海卡起来,一走出大门又放下。说得生硬了,女儿不理不睬,辩解的理由比我还充分。
女儿的皮肤稍黑,长成姑娘身的女儿忽然很在乎皮肤的颜色。夏日太阳毒辣时,她也会学我抹点防晒霜,到郊外游玩也会戴顶帽子或者撑把伞。偶然会发发牢骚,说我怎么把她生得那么黑。一个夏季过去,女儿的脸还是被晒得黑亮黑亮。留刘海的额头和其它地方相比截然是两个天地。我再唠叨她的刘海,她便撩起头发让我看她白亮的额头。我说,漂亮重要还是视力重要。说完我自己都笑了。对女孩子来说,哪一个都重要。可是,女儿没有选择的余地。
冬天寒冷时,我又唠叨。女儿说,没有刘海的额头明显感到寒冷。再说,你看看韩剧里的那些美女,哪一个不留像我这样的刘海。如果我强词夺理,女儿便坐在一旁以沉默表示反抗,或者关上房间门写作业。
我们意见相左时,女儿用得最多的一个词语是“代沟”。这让我很郁闷。在学生的眼中,我是个善解人意的好老师,是最能和他们沟通的一位老师。可是,在女儿心目中,我却是落后的代名词。我不服气,和女儿辩解,常常以失败而告终。
进入高三,女儿的眼镜度数明显加大。她把刘海留得更长。每次吃饭刘海几乎要落进碗里,我看见一次说一次。以致后来我刚一张口,女儿的手掌便对着我晃。她想用这种方式堵住我的嘴巴。有时我无奈地忍忍不吭声,有时忍不住就大发雷霆。风雨之后便是几天冷战。因为女儿的刘海,我们之间的吵架也在不断升级。从无声到有声再到无声,以至影响到女儿的学习情绪。我看事态有点严重,再也不干涉她。
我不反对女儿有自己的审美观。但是,女儿的视力越来越差。如果再不注意,就高度近视了。看着她一帘刘海在眼镜框前晃来晃去,看着女儿低下脑袋辛苦地看书,我真的很发愁。
高三这一年,女儿的头发掉落很厉害。书桌前,枕头边,盥洗室,一落就是一层,像密密的蜘蛛网,却是黑色的蜘蛛网。女儿的头发长了,刘海长了,但扎起来的发束明显细了。每每此时,我总会想起女儿出生时那稀稀拉拉的几根黄毛。公公婆婆给女儿剃过三次光头,女儿的头发才像春草一般,伶伶俐俐地生长起来。光头的女儿在别人的眼中失去了自我的性别。留下的那些照片,女儿现在看着都埋怨我们。
留就留吧,我再也不唠叨女儿的刘海了。从高一开始,我和女儿之间关于刘海的拉锯战持续了近三年。虽然女儿有时做点让步,但更多时候她在坚持自己的个性,争取自己做人的一点权利。如果说,高中以前,她的很多想法象春天萌发的嫩枝,但进了高中校园,女儿不只是个头猛长,她的思想见解也渐趋成熟,常常蹦出几句掷地有声的金玉之言。特别是读高三后,女儿的是非观念善恶标准都在向良性发展,心头蓄满朗朗的春日之光。她认准自己的目标,心无旁骛,坚定地朝前走着。
这场拉锯战该结束了。我输在女儿的高考令箭上。女儿赢在她执拗的性格中。女儿再也不是那个稚气的小姑娘,时时处处听从我的摆布。她是执拗,但她执拗得很阳光。
字数:2957
2010.1.24.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