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关于户县师范生活的(四)

关于户县师范生活的(四)

2013-10-03 10:35 作者:关中剑客 阅读量:47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户县是小县城,论人口顶多是周至县的三分之二。地域更没有周至县辽阔,可是经济一直都比周至县好。

尽管关中道上一直流传:金周至银户县之说,事实上自古就是户县比周至发展快。我想着也许是为啥我们这一届乾师学生要比安置到户县求学的原因吧?到底实情如何,我不知,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猜测罢了。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户县比周至县经济好,可是依然处于关中境内,而且是处于关中腹地,人们的思想依然很难摆脱旧习惯实力的禁锢,特别是对于青年男女恋爱之事,那时都视为洪水猛兽。

我们这一届学生成分复杂。除了极少数应届学生外,很大一部分都是补习生,还有一部分是社会青年,所以年龄参差不齐。

凡是有男女的地方,免不了眉来眼去。

我跟张歌平属于年纪较小的学生。晚上下了自习,在宿舍唱了一阵子歌曲之后,突然发现有人竟然在我们楼下面谈话,仔细一看,是一对男女在谈情说爱,我们就用纸张弄成一团,朝着下面乱抛,并且故意大声喊道:谁在下面干啥呢?还不赶快睡觉去?硬是活生生把人家一对野鸳鸯拆散了,然后得意的哈哈哈大笑不止。

如今想起这些往事,感觉到那时实在很幼稚。

那时候并不是我们不想谈恋爱,只是大家各自都有自己的难处。

据我所知,当时班级中很多大龄青年男女,在上学之前,家里都已经给定了婚了。

农村来的学生,自然都摆脱不了祖先辈的传统,如果考不上学校,难道说连婚姻都不要了?更何况许多人跟我一样,是大成分后代,本来就没有人愿意把子女嫁给地主后人,要不是国家形势变了,真的就会打一辈子光棍呀!

我家当时的却很穷,连饭都吃不上,父母那还敢期望给唯一的儿子我定一房媳妇呢?尽管我很期望能找一个像白如那样的姑娘,这是我的内心秘密,父母哪能知道呀!

除了学习写作参加学校各种活动外,我也试图在校园里寻觅过自己心中的姑娘,可是没有能让我彻底动心,并且下决心娶了她,跟她过一辈子光景的人选。

我的朋友张歌平他已经订了婚。而且婚姻很富有戏剧性,他的婚姻当时在我们哪儿出了名的。多数人都知道是三家地主后代互相推磨子的,而且他的对象就是我亲姑姑家的女儿,起先我不知道,后来他告诉过我。

我们两人很友好,常常一起到学校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去聊天。那地方就是学校印刷厂的废旧纸条堆积的旧房子。

如果那天下午放学迟了,时间距离上晚自习太短,我们俩就相约到印刷厂堆积废旧纸条的旧房子里去聊天。

歌平告诉我,他跟我表妹只见过一次面,还是匆忙得很,竟然连长的啥样都没看清,实在觉得无感情可言,很苦闷。我理解他的苦闷和无奈,只能陪着他一起唉声叹气,除此之外,我实在想不出有啥办法叫他不苦闷。

歌平曾偷偷告诉过我,他很喜欢班里一位女同学,可是一看见她,脸就红了,实在是说不出口,我鼓励他说,给他写信吧!

直到毕业了,他还是没有勇气去给哪位女同学表白。我想也许当初歌平勇敢一些,至少不会有一丝一毫的遗憾呀!

多年以后,我们在一起工作时,歌平还对女位女同学念念不忘,我笑着说:你没胆!当初你要是表白了,说不定呀,嘿嘿,她现在已经是你的老婆了!

那不一定!也许咱当时是剃头匠担子一头热呢!不过我想给他说,等以后咱们同学有机会相聚,你应该当面问问她,看她当年愿不愿意?歌平扑哧一声笑了,如今说这话有用吗?

是呀!已经过去三十年了,后悔也来不及了,更何况大家都已经结婚这么多年了。不过彼此问问,生活的愉快不愉快,倒也能彼此觉得心安理得呀,毕竟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一趟不容易啊!

班上当时最叫人难忘的是曹武林。

他跟我们是同一县的,而且是乡党。他家在终南镇,我在尚村镇,两镇相邻不远。有一天晚上,同桌突然跟他开玩笑,大声朗读他的对象给他的来信:亲爱的林——大家轰然大笑起来,武林红着脸骂道:你二的很!

同桌不管他,又继续手舞足蹈的念叨:亲爱的花——大家笑得更加厉害,很多人笑的眼泪流出来,还有笑的叉了气,有一个竟然笑得掉到了地上……教室里一片混乱,副班长刘君正站起来大声制止,李广生惊讶的看看他,没言传。

我跟歌平还在低声模仿者,一个叫亲爱的林,一个叫亲爱的花。广生微笑着说,莫要学了,小心副班长批评你们。我们两个这才不再出声了。

曹武林是班上的劳动干事,人很好,莫脾气,谁都能跟他开玩笑,大家都愿意跟他交往。

可是有一次,还是晚上,已经下了晚自习,我跟歌平广生等一起都刷牙比了,准备回宿舍睡觉,突然听到有人在大声哭泣,那声音很难过,汪堂汪水的样子,吓了一大跳,赶紧跑过去一看,原来是曹武林在哭。

广生问他为啥哭,他不回答,还是一个劲儿地哭,这时候,刚好赵天培老师从房子里出来,把他叫了去问话,我们看着曹武林跟着一跛一跛的赵老师身后走了,才离开前面办公室回到后面的宿舍里了。

赵天陪老师是我们学校的副校长,据说跛足残疾是抗美援朝负伤的后遗症。赵老师我们接触不多,只知道他是副校长,居住在语文班教室前面的办公室里。

办公室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建筑,五间大小,门窗都是木制的,啥材质我们不知道,只能看到是黑色油漆的外表。里面摆放了很多椅子,围绕着椭圆形会议桌子,每周一老师们要到这里开例会。

第二天,不知是谁知道了曹武林昨晚上大哭不止的原因竟然是没有评上三好学生,大家都感到惊讶,觉得曹武林很幼稚,三好学生没评选上,至于这样吗?可是那事情是真的,今天到觉得那时的我们确实淳朴的可爱。

这事情如果是今天这些九零后,绝对不会如此,甚至根本不会放在心上,那还会如此伤心的大哭呢?唉!不知所此一时彼一时还是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呢?我不得而知。

从此后,大家也就很少在跟他开玩笑了,觉得他内心很脆弱,经不起挫折,到是女同学感到他很可爱,也许是他身上多了一些林黛玉的气质吧?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学期快要完了,紧张的期末考试马上到来了,大家都纷纷投入到复习功课中。

老师自习经常会来辅导。韩兆彬老师辅导写作刚走不久,郭云老师又来辅导文学理论,我们手忙脚乱的,笔记到是记了不少,不一会儿,铃响了,晚自习下了。

陕西这地方,四季太分明了。一到冬天,冷得厉害,西北风整天吹,晚上睡觉冷得很,我们大家互相挤在一起,彼此紧挨着,尽量减少空间,不给冷风肆虐的机会,这才感到有些暖意。

紧张复习一天,吃了晚饭,距离上晚自习还有一个小时,我们相约到县城逛逛。出了校门,大街上已经能感受到将要过年的气氛了。不时地有人在燃放鞭炮,冷风洒落在地上的五颜六色的纸屑吹的到处乱飞,街道上人来人往,摆在两边的小摊贩大声喊叫着,不远处冒着热气的是烤红薯,很多人及在那里等着买,我们也走过去,鼻子里顿时闻到有一股香甜的味道,可是人多,没有人愿意买,因为大家都很穷酸,但又很爱面子,总不能自己买来自己吃,不顾大家的面子,所以没有人愿意买,不知谁喊了声,走了——

回来的路上,大家兴高采烈议论着,考完试,马上能回家过年了。各自都争先恐后叙说自家咋样过年,有啥稀奇玩意,有啥不同讲究……(待续)

相关文章关键词

《关于户县师范生活的(四)》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