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作“草根”
刘大贵是我的同事,退休那年他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从城里搬家到农村,回到他曾经与之一生奋斗发誓离开过的那片土地。
刘大贵读了三年高中、四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城里的一所中学担任生物学教师,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而调入县级教学研究部门,最后成为一名高中生物教研人员,其间有成就也有坎坷,最大的成就在世人的眼里看来,起码有两点:一是桃李满天下;二是舒舒服服地在城里生活,按时拿薪金,不晒太阳不淋雨,比自己的长辈明白得多。至于坎坷也并不奇怪,工作中有缺点或错误,失败乃成功之母!
现在他决定回农村,回到那片生他养他的沃土,那里不但有他的父老兄弟,更有他生命的脉络里组成的根。
刘大贵轰轰烈烈地离开了他生活了三十七年的城市,临行前除了几箱子书以外,他变卖了所有值钱的东西,将房子让给女儿居住,义无反顾地踏上“寻根”的路。
从此刘大贵回到故土,过上了“草根”生活。他用自己的退休工资买了十来只羊羔,像小时候一样举着鞭子,漫山遍野地唱着《王二小》的歌,那歌声空旷而婉转,在蓝天白云下的青山里萦绕。回到那块土地,刘大贵好像返老还童,有一种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模样,人也年轻了好许。
我想起19世纪的美国,彼时美国正沉浸于掏金狂潮,当时盛传,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下面就蕴藏着黄金。于是产生“草根”一说,后来引入社会学领域,“草根”就被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
刘大贵在城里有一个中学高级教师的头衔,其地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起码比乡下的农民幸福。现在他要作“草根”,作一个地地道道的基层民众,在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掘一桶金。他回到山里,住在老宅的院落里,将祖上的承包地接过来,种上南瓜和辣椒,当年就立竿见影,自给自足外,给我捎来一塑料袋新鲜辣椒,说那是绿色食品,没有用过化肥和农药,叫我放心使用。
第二年暑假,天气炎热,刘大贵打来电话,说山里凉爽得很,请我到山里歇凉。我想也一定如他所言,那里人烟稀少,山高树大,溪流潺潺,气候自然充满凉意。到了冬天的时候,他又邀请我去吃“炖羊肉”,还夸耀是土生土长的山羊,漫山遍野吃草长大的,我也深信。
转眼过去,刘大贵回老家十年有余,最近听说他办了一个农家书屋,不但把自己的几箱子书捐出来,还花费一个月的工资和津贴,买了一些脱贫致富的书籍,就如何改进山羊品种而不断研究和实践。
刘大贵的所作所为感染了我。今天,我也想逃离城市追求自然,因为我们每时每刻不但被喧嚣与尘埃包围,而且假冒伪劣的东西无时无刻不侵略我们的肌体,危害我们的生命,哪怕住城里高高在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不如一介草民,“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