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让离异家庭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家是一个可以使孩子拥有安全感,归属感和爱的地方,它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场所,家庭的破裂,势必给孩子带来深刻的影响,尤其是给孩子心灵带来的重创。因为个体身心的发展,家庭因素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当一个人由完整的家庭走向残缺的单亲家庭,或者走向拥有继父,继母的家庭后,情感世界的骤变乃至整个家庭生活的变化,都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不适应感,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许多心理学家指出:和睦,温暖,健全的家庭是保证儿童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家庭的破裂,残缺往往会使孩子过早地品尝到人生的不幸,从而比一般的学生更容易产生情绪和社会适应的问题,所以关注离异家庭孩子的成长是我们做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
那么离异家庭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哪些问题呢?
1)自尊心极强:这其实是他们自卑心的另外一种外在表现,离异家庭的孩子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常常感到不如别人,心里特别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赞扬与肯定,因此特别爱表现自己,而当他们犯错受到批评的时候,他们往往不能够接受,感觉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感到委屈,认为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我曾教过一个初二年级的男生,表现欲特别强,无论会与不会的问题,他都举手,有时叫不到他的时候,他就拍桌子,摔书本,了解到他的这种情况之后,我在课堂就积极鼓励他回答问题,遇到他回答不准确的问题就耐心地启发引导直到正确为止,孩子很懂事,知道老师的用意,以后的日子里就更加的用心,成绩也一点点的在上升。
2)自卑心较重:曾经教过一个初二的女生,父母离异后,她随母亲生活,当同学间聊天聊起家庭时,她对同学说:她有个温馨的家庭,有个爱她的父母,无论她要什么父母都会满足她,这就是一种自卑心里的表现,女孩不希望让别人知道,她生活在一个离异家庭里,她希望能和其他同学一样,有父母的关爱,说起来这就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家庭观念和社会文化影响着人们,离婚对中国人来说,大抵都被看做不光彩的事情,初中生思想意识尚不成熟,更不能客观的,辩证的看待各种事物,当父母离异后,他们会产生自己不如别人的感觉,把父母离婚当成见不得人的事,忌谈,忌问,在自己心灵深处产生自卑感,并且逐渐变得孤独,不合群。
3)缺乏自信心:由于家庭的破裂,导致家庭教育的残缺不全,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缺乏较好的生活教养和学习上的指导,同时由于破裂家庭给他们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致使他们丧失了生活与学习的信心。初二的肖宇在父母没离婚前,学习成绩不错,排在学年的前几名,父母离异后,他随父亲生活,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成为学年的后几名,不是别的原因,只因他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他曾对我讲:家庭都这样了,我学习好坏也改变不了现状,所以就破罐子破摔。
4)缺乏安全感:由于父母在离婚前,很多都是经历了长时间的唇枪舌战,相互的伤害或冷战阶段,这给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让孩子常常会有不安全感,进而形成恐惧心理和敌对情绪,由于缺乏家庭的温暖和教育,使他们自由散漫,不遵守纪律,我行我素,常常为了一点小事就和同学发生争吵,甚至产生人身攻击的行为,除此,更明显的表现为与教师的敌对,不合作及抵触情绪,具体表现为消极抵制和正面冲突两种形式。
5)缺少责任心:由于家庭不健全,造成了孩子心理上的欠缺,他们常常感到不如别人,感到别人瞧不起自己,他们认为命运对他们不公平,生活中充满了迷茫和悲伤,这样的家庭环境使孩子缺少责任心,觉得没有人会关心他的好与坏,可以自由自在随心所欲,这样的心理状态导致他上课的时候会故意捣乱,随意弄坏别人的东西,随意搅乱课堂,会常常故意犯点错误,以引起他人的注意,一旦老师批评他,就会变本加厉,自暴自弃。
6)强烈的厌学情绪:厌学,也是离异家庭初中生的一个共同特征,由于情绪的低落,对任何事物都感到百无聊赖,进而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加之父母离婚后家庭环境的骤变,使孩子的生活失衡,平静的心境被打破,对学习影响很大,学习过程中也很容易产生疲劳感,学生一旦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厌学情绪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成绩也会明显下降,离异家庭的学生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很少。
离异家庭孩子的成长问题已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那么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能让离异家庭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作为教师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1)用爱心激起信心:面对心灵,情感及整个生活都受到重创的离异家庭学生,教师有义务承担起对这些学生的保护和教育的任务,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爱的奉献,它可以补偿因家庭残缺而导致的爱的缺失,心理研究表明,父母以外的爱的补偿,也能医治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心灵创伤,教师的爱能够激励青少年奋发向上,为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关心和爱护这些学生,关心他们生活中的疾苦,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多同他们谈心,重视他们的学习,帮助他们端正学习太多,增强学习兴趣,在课堂上,不因他们学习落后而冷落他们,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使他们多与其它同学交流,摆脱烦恼和忧郁,重新抖起积极向上的精神,初二的王菲,父母离异后,没事就泡网吧,且有时连课都不上,我知道后就去网吧找她,和她倾心的交流,后来王菲学习也努力了,成绩也逐渐的上升。
2)借激励培养责任:孩子在校内,社会,在家庭都会不断的遇到困难,遭受各种各样的挫折,特别是离异家庭的孩子,如果在校内能培养他们健全的心里,也就能使孩子们受益一生。而教育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激励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手段,在工作中我们可以采取目标激励的方法,即有意安排一些任务,活动激励离异家庭孩子完成,达到某一目标,让他们明白自己和别人是一样的,别人能办到的事自己经过努力也能办到,
3)以引导铸造意志
引导离异家庭的初中生正确地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使他们明白一个道理,挫折时对人的磨砺过程,不行事对人的锤炼过程,挫折与不幸总会伴随这人的一生,古往今来,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逾越这两道生命之门而走向人生的彼岸。
首先针对父母婚变使学生产生的挫折感对学生进行挫折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挫折人人都会遇到的思想观念教育,用大量的事实说明并分析人生发展各个阶段可能伴随和遇到的挫折,使学生明白挫折是人生的伴随物,生命的过程就是不断克服困难走向成功的过程,家庭的变故只是人生挫折的一部分,必须勇敢的正视现实,进而扬起积极进取的风帆。
其次,针对学生在父母离婚后产生的痛苦心里感受,教师对他们进行逆境成才教育,并用事实说明不行事对人生的考验和磨砺,只有经受住不幸的磨砺,才使人的意志更坚,不幸就像一杯苦酒,人生路上只要有他壮行,遇到任何困难那都可以应付。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它的职责不仅在于既教书,更在于育人,对于这些因家庭原因而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更应该有爱心,耐心,责任心把他们引到到正常的轨道上来,当然,学校也不是万能的,离异家庭子女的问题是个社会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学校能在社会和家庭的配合下,尽量使这些学生摆脱父母婚变对自己产生的不良影响,走出心理的误区,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从而拥有良好的心里素质,是自己花样的年华绽放出怡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