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和尚上门劝施的背后

和尚上门劝施的背后

2013-10-22 13:12 作者:长河 阅读量:29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初读日本小说家星新一的《保修》感觉耳目一新。随着我国商业经济的蓬勃发展,现实生活中种种推销行为的日益频繁,更加觉得星新一道尽了商业欺诈的实质。商业陷阱随处可见,人们还得时时提醒自己以免上了套。世俗的推销见得多了,不足道也。新奇的是就连庙里的和尚也上门劝施了。

一日午休,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我从梦乡惊醒。心里纳闷又是哪位不速之客有急事?推门一看,一位中年和尚站在门口。见我开了门他就搭讪上了。

“施主房门有佛光,是大善人家啊!”

“师父啥事?”

“我寺近日新佛落成,要进行开光仪式。多年不遇,与一般的庙会不一样。到时施主一家可以去烧香拜佛。”

“是吗?”

“当然,如果实在忙的话,可以不去,不过我这儿有些佛家用品,可以驱邪的,你看看。”

“哦,我看看。”

“不要钱的,这个挂在门头,这个放在床边。”

“谢谢师父美意。”

“不过呢,要写上施主姓名,我回去有个交代。”

“好的”

“我们寺里要建功德碑,看施主捐点钱可以把名字刻在碑上。”

“到时去了看情况再说吧!”

“不在于多少,你看有捐1000元的,你们楼上的一位捐了100。你看,选择那种功德碑。”

“现在不捐可以吗?”

“凡事图个吉利,在佛祖面前不要小气。”

“凡事都要机缘,我捐的时机还没到。”

“三四十元也可以,不然登记了你姓名,赠送了佛物,我回去没法子交代。”

“哦,东西还给你好了,你走吧!”

“施主,怎么这么小气?”……

我推走了他,关好了门,陷入了沉思!在市场经济影响下,世俗之人争名逐利可以理解。作为槛外人的僧人怎么也俗了起来呢?回头一想,这其实也不奇怪,早有前科。在《西游记》中,唐僧第一次没取到真经原因就是没给佛祖的弟子给杂事钱。

那么什么人能摆脱名缰利锁的牵绊呢?

相关文章关键词

《和尚上门劝施的背后》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