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年华之合租岁月
毕业后就开始和闺蜜合租的生活,不同于一家人在一个屋檐下的锅碗瓢盆的生活,来自不同地方,有着不同性格,不同职业的租客们,与我们一起,总是从帐目明细开始,到略有遗憾的分开。
合租人都是年轻男士,是因为我跟闺蜜的私心,男士们一般对美女们都比较照顾,若是女生,怕是连梳洗台都要分一半出来合用。
第一个是朝宁,是我们第一个合租对象,也是到现在为止仍偶有联系的朋友,在租赁在华侨大厦没有电视网络的精神贫瘠的日子里,此先生不失为一个可以不设防的谈心对象,幽默风趣,也看张小娴的书,也说星座,也评论我的文章,也探讨彼此的梦想,还会做西红柿蛋面,早上早起运动回来还顺带给两个懒女准备早餐,还记得通常有一大碗的炖蛋,绿豆稀饭---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再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
有种人不会让人忘记,是因为他的真诚待人的心。
接下来在我们搬家到301室,度过真正的蜕变期,接触的基本是大公司的销售人员,比如小谢,比如乔先生。
他们,对我们也是好的,只是这样的好里,多少有利益的感觉,一种小使手段让合租人觉得舒服的摸样。
比如小谢,出场的时候伴随着一个很可爱却很长相抱歉的女生。在短短的合租时间里常常请我们吃饭,唱歌,或者一起喝酒,偶尔也会在早晨放两瓶牛奶在我们房门。
他无数次留宿一个美眉,却在我们面前大大抱怨此女长相,而那美眉的眼神,K歌时深情的那首《他不爱我》,直至后来在他房间大闹自杀---剧本一样,一场场呈现在我们面前,多少让我胆战心惊,犹记得最经典的一幕乃是劝MM拿下刀子的人,居然是小谢的从未露面却一直听闻中的家乡女友,一派温柔婉约,我当时冷眼看到男人如何在这样的时刻怯弱,只呆呆的立在门旁,看着两个女人一起哭。
我们只能是事不关己的退回到自己房间,而第二天,如预期般,小谢先生空气消失般,最后也只是Q上的留言,约莫是某个消失的借口。
又如乔先生,在某个高新的公司里,是teamleader的感觉,作风谈吐已经是成熟销售人员的做派,N个的电话号码,不停的电话,跟来去匆匆的出差,不可否认,其风度见识还是让人折服。
偶尔也对我们提起他在深圳的妻子,房子,和留在这里打拼的理由。
我们曾在私下讨论过这种男人的级别跟品位,直至当他带着情人跟妻子,在不同的时间出现在我们面前,尚且泰然无比,我们才有点瞠目结舌,此人段位果然够高。
后来的分开,是生活安排好的结局,要从301搬走,乔先生迅速找了一个处所,不晓得是不是急于跟情人有个宁静的安身之所。
我们的第三个住所,是508。
508的陈先生,与我们分明的很,没有很多的寒暄跟拉拢,每个月交给我们的房租水电,一样都让我们写好签字,再晚回来也会熨烫他的衬衣,也备足方便面,在我若干次向他要面条后说的一句话是,出门在外,这些东西都要备好的。
是一个对生活很认真,很严谨的人,君子之交淡如水,却不失善良,也会在冬天没有热水的时候自己主动去买电池,也会帮醉吐的闺蜜整理呕吐物。
后来,我们说起这些男人女人的故事,一般都唏嘘,这个世界变得容忍多了,我们么,负责看故事听故事就好,每个人都是一出戏,都是彼此的风景,路过后,也许记得,也许遗忘,生活从来就是一个结束,和另一个开始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