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没了,向善故事何处安身?
引人向善的假故事得以传播的基础是人们心存善良。——题记
我们每天听到了多少真真假假的消息和故事,不可否认的是有的故事能引人向善,不管是真是假,于是我们让它们传播,反复出现,历时多年就成了传奇,甚至登上了学生的课堂读本里,学生们逐渐相信善心能使一趟浑水变清,善心能使人迎向阳光,不致于被冻僵。
曾在高二的英语教材上发现一则故事:某天天气恶劣,伦敦机场航班取消了若干次,大批乘客改签。正当大家排队的时候,有一位乘客明显冒了火气,气冲冲地插了上来,拿着自己的票对服务员说:”你知道我是谁吗?我要立刻上飞机!“服务员于是广播:”在17号登机口这里有一位‘你知道我是谁吗’先生,他现在辨识不出自己的身份了。如果有谁能认出这位‘你知道我是谁吗’先生,请速到17号登机口来。”这一下,排队的乘客都大笑起来,反倒那位插队的先生出了糗。
初读时,不免会掩嘴一笑,回头看看篇目,被归为笑话一类。不由得心里来了疑问:这样的故事真实吗?航天公司真的会发生这种事吗?
那好,我们来假设它是真实的。我们又会来了疑问:为什么我们在排队等候就医时,插队的人仍然可以先就医?而我们只好吃着哑巴亏?而医生们和护士们却不能像故事中的那位服务员一样,甚至大气凛然地大喝一声“请您排队,这里有许多跟您一样等待就医的人。”类似的事情还有,亟待器官捐献的官员们往往能够占据器官待移植名单的第一位,往往把那些身体更适合做移植手术的病人挤到一边,给出的理由是:他有公事在身,领导指示等等。
那么这则故事的真实性就是零了?不。我们的身边还是有人能够照着故事的初衷来做。“最美妈妈”吴菊萍能否让你感觉春风的力量?前段时间发生在泉州的士哥身上的“你赚钱比我容易的故事让人感怀,是的士哥先免除了老人的车费,后上来的那位白领听了这件事后给了司机他和老人的两份车费,回过头说了一句“我赚钱比你容易。”于是司机让自己的女儿发微薄感谢。
得出的结论是这则故事并不怎么真实,若真若假的,现实的经历更加没有办法论证出确切的答案。但我们传播这些故事,因为我们关注的重点是:希望这个世界变得美好一点儿。这些虽假但能引人向善的故事得以传播的基础是我们心存善良。而我们做出违背这些故事初衷的事来的心理是值得好好琢磨的,到底是被利益蒙蔽了双眼?还是有传统的官本位无法消除?有人做的违心事多了,得有一些引人向善的故事来引导儿童及青年要有善心,而好在仍有心存善心的人们,在今天尚待澄清的水池边扶着懵懂的小孩不致如此,幸亏有了善心,向善的故事有了安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