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农田
在拥挤而喧嚣的城市里呆久了,便渴望一种回归,回归自然的和谐与纯净,回归心灵的闲适与宁静。
周末,终于可以清闲下来,听着轻快的音乐,骑着单车畅游在乡间的小路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身上,有温暖的阳光,头顶,有蔚蓝的天空,路旁,有碧绿的草地,还有三三两两淳朴的乡民或背着背篼或牵着老水牛迎面走来,脸上,有灿烂的微笑……
夏日的雷雨真是变幻莫测,刚刚还是肆虐疯狂,不消一会,就雨过天晴了。雨水冲走了盛夏的烦热,微风徐徐,空气清清凉凉的,站在农家小院,呼吸田野的气息,顿感舒服惬意。
置身于淳朴而恬静的大自然,那是怎样的一种惬意与享受啊!
尽管乡间小路坑坑洼洼,泥水点点,但满地的庄稼被雨清洗过后,清新如画,绿波荡漾,受这种景致的影响,心情倍感轻松了许多。喜欢农家下雨的日子,一家人可以不用下地干活,难得停下来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或者一家人围在一起聊起轻松的话题,即使睡上一觉也有忙里偷闲的快乐。我虽这样想,乡亲们可不一样,地里的活等着去干。今年的雨水特别多,地里的野草几乎要和庄稼一样平齐,不铲除它们,就会影响收成。雨刚停,表姐就去玉米、花生地里除草,我也跟了去。
雨下得急,地里没有粘脚的泥,田里的玉米已经开始抱穗了,露出了毛茸茸的缨,花生苗刚刚长出嫩绿的叶子,被玉米高挺的枝叶遮护着,它们在雨水的滋润下,很是精神。乡亲们种地仔细着呢,这田垄直直的,花生苗也整整齐齐的排在玉米垄的中间,相互依存着生长。
雨后的田野里,玉米、花生、黄瓜等庄稼起跑似的生长着,田沟里、空地上到处是茂密的野草,满眼的绿意,偶有牛儿、羊儿若隐若现。在城市里呆久了,每天忙碌碌的上下班,大部分的时间要对着高耸林立,甚至拥挤不堪的城市建筑,心胸也好似狭窄的马路。现在,身处广阔的大自然,太阳躲在云层里,微风拂面,对着乡亲们亲切的面庞,自己的那一方世界渐渐远去,自己仿佛又成了童年里那个母亲娇宠着的孩子。脱掉鞋子,赤脚走在田埂上,泥土的清新沁入脚底,凉凉的感觉很是惬意。这个时候真的好想永远做个朴实的农家人,情愿享受这苦中有甜的滋味。
想法仅是想法而已,我知道自己已不属于这一方世界。父母辛辛苦苦把我送出去就是为了我不再受这一份辛苦。记忆中,无论是寒冬腊月,还是酷热难忍的季节,特别是秋收的时候,天不亮就被母亲叫起来去干活,迷迷糊糊地走到地里,睡意还没有被赶走,于是母亲就铺一点干草让我继续睡,等被露水打湿的衣服被太阳晒干,自己也热得睡不着的时候,往往已经是回家吃饭的时候了。在外求学的时候,每到放假回家,还能勉强忍受骄阳似火的夏日,帮母亲在地里拔草,农家的种种体力活也勉强做得来。一直心疼母亲的辛劳,多帮她一点,自己的良心上就越能平安一点,于是再热也能忍受。现在,母亲已经多年不再种地,自己也得到了解放。但到秋收季节时那种又热又渴、腰酸臂痛的感觉,在心中是怎么也忘记不掉的。
那些已是多年前的事了,现在又一次来到熟悉的田间地头,却有了一种“田园情趣”的感觉,我想,农家的孩子是不会感到农民的日子有什么田园乐趣的,倒是对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体会更深些。像我们生活在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没有寒风刺骨,没有虫蚊叮咬的环境里,过着仿佛不着尘烟的生活,时不时的还要“为赋新词强说愁”。即使是这样,还是经常的感到不如意,抱怨这抱怨那,想一想不是很惭愧吗?
现在工作中遇到有苦有累有委曲的时候,每每想起当初在田里劳作的情景,便会感觉怎么也不会比那样的感觉更难过,于是就不再抱怨,这样想来,曾经的农家生活倒也成了一种财富。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种地也好,从商也好,从政也好,还是尽自己所能去干好自己的事情,这才是生存的第一智慧。(1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