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身到婺源心归田

身到婺源心归田

2013-10-22 12:26 作者:小乔 阅读量:29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这些名句是些老窖名酒,把江南的味道写到了极致。江南在我心中是个极美的词汇。

清明闲暇,我于千里之外慕名而来,一睹水乡泽国的风采。落脚处号称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初到婺源,太阳刚刚升起。放眼四周,满目皆山,苍莽绵延,直到天边。日出而林霏开,望之蔚然。这里的山都不高,近处山坡上处处可见层层茶园。

沿一处山谷进入,是为李坑景区。直冲我们而来的是一条高高的青石板小路,清晨踏在上面略有些潮湿。前行百余步,有一精致小亭,已有游客在那里歇脚了。过了小亭沿青石板小路继续前行,风景初现。左边是油菜花池和待耕稻田间隔。一池池油菜花娉娉婷婷,开得正旺。微风吹来,一团团,一簇簇,青黄相融,春风用画笔刷成一幅幅油彩。微风率领这些亭亭玉立的少女方阵,集体舞蹈,欢迎远客,婀婀娜娜,一直排到主人房檐之下。稻田还没有春耕,芳草鲜美,昂首翘足,挤满溪埂,郁郁青青。这时一头水牛从一农家悠然走来,宠辱不惊。我让儿子给我照张相留念,结果儿子只照了水牛,不见我的踪影。深入李坑腹地,耳边一直响着潺潺的流水,如鸣环佩。一条小河沿着青石板小路,斗折蛇行,或急惑缓。河水一例清澈,水急处卷起一堆雪,水缓处卵石露出,我们即可沿石渡到对岸。河面上也随时可见架设的木板小桥,也随处可见岸边几处人家,河面还时有竹排或小舟悠然划过。再往前走,似有一座山挡住了去路,却见屋舍俨然林立。一例白墙灰瓦,屋角上翘,犬牙交错,勾心斗角,典型的徽派建筑群。这里的招牌很有意思,一例写着客栈,茶楼等等古风韵味。家家门前依然是送我们而来的那条多情的小河,处处看到河边的浣衣女,竹排,雕花小木船依依呀呀的穿梭。

这里没看到矫揉造作,没看到涂脂抹粉而是自然地宁静与古朴。见惯了林立云天的高楼,看惯了如水如潮的车流,目光变得短浅,心胸被层层阻隔。人被种种钢箍水泥凝固,然后放在一个机器上高速旋转,连自己都听不到自己心灵发出的声音了。来到这里,看到的是田田的风景,悠悠的基调。良田美池桑竹,绵延的阡陌,鸣吠的鸡犬。负者于途而歌,行者遇树而休。前者呼,后者应。山歌村笛萦于耳,野芳幽香扑于鼻。这里是上帝的花园,在这里理智和信仰回归,在这里我感觉生活中的任何不幸都无法降临到我的身上,爱默生说过:没有自然不能修补的耻辱和灾难。在宁静的自然中,尤其是在远方的地平线上,人类看到了和他自己的本性同样美丽的东西。

在婺源没有丽山秀水,没有林立的高楼,甚至山水显得有些愚拙,那是大智若愚,不想被惊扰。这里的屋舍小巧,甚至有些破旧,墙上长满了苔藓。她向我们彰显了传统,简朴与宁静,朴朴实实的农人本色。在这里你能做回淳朴的自己,身到婺源心归田。

相关文章关键词

《身到婺源心归田》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