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做“贼”解“馋”的特殊印记

做“贼”解“馋”的特殊印记

2013-10-02 20:39 作者:肖雨 阅读量:24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中午坐车时,身边一位穿紫衣的年轻美貌女子,白皙的小手托着一只金黄发红的大苹果,文文静静、干干脆脆吃着,神色自然,高雅悠闲。果子的淡淡清香微微飘散过来,飘散过来。尽管现在是春季,果子乃稀缺物品,价格不菲,但并不稀罕,只要想吃的话,完全可以随意买上几斤尝尝鲜,不必计较花钱多少。话这么说,自从春节后偶尔买些劣等的解馋。今天看见她人津津有味地吃着,竟觉得有点儿“馋”,觉得这果儿真不同于其他时候,倍觉色艳味美、香甜可口、清脆诱人------那女子旁若无人,就如我小时一般,若拥有一件“好东西”,总百般摆弄给同伴,惹得同伴眼馋,彰显自己满足愉悦兴奋的豪情。

我不敢看,怕干涩的嘴唇表现出软弱的媚骨,怕羞人的口水真流出来,多不好意思,那可把人丢大了!我向车窗外看去,转移自己的注意力。香味随风慢慢飘散过来,轻轻的飘散过来,特别是那轻轻咬下一小块时卡巴清脆的声音,夹杂着更浓的清香味,飘过来,飘过来,沁人心脾,就觉得自己真的被这种高贵文雅吃法打动了,于是感觉真有点儿“馋”!如果那女子把正吃着的半拉苹果递到面前,自会毫不犹豫咬下一大块,学着她的样儿慢慢品味!

坚持着没有再看伊吃果的迷人神态,只是想着-----为什么不承让一下,也好改变一下车内尴尬清香的氛围,毕竟车里坐着三四个人呢?不由得回忆起儿时几次纯粹做“贼”解“馋”的特殊印象。

记得很小很小的时候,一个大热天中午,我和一位邻家小哥偷摘来别人家一衣兜青涩的小枣,被主人家发现后,躲藏在一堵矮土墙后面,吓得瑟瑟发抖,挨了整整一个中午的泼骂!还有一次,还是我们俩,晚上放学后闲逛游荡,在麦田里发现一株西红柿,上面结着四五只绿绿的核头般大小果实。我们俩一人摘了几个,坐在一个高崖边啃着吃了,尽管又酸又涩,我们还是坚持着吃完大半部分,把剩下的小半块扔向马路,结果打中一个行人,那人破口大骂,向我们咆哮着追来。我们俩吓坏了,飞快的逃走,不知哪来的力气,竟然“哎哟哟”一口气跑到了一座大山顶上,才放下“怦怦”狂跳的心。

第三次是长大一些后,跟了几位大哥哥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去偷摘他人的绿毛杏儿!几位大哥哥急匆匆走着,我揣着“怦怦”的心跳,默不作声悄悄跟着,内心极其害怕恐惧。到地方了,他们前去“作案”,我则站岗放哨!好长一会儿,听不到丝毫动静,只有风吹树叶发出的“沙沙”声,黑夜安静的令人毛骨悚然,我便使劲咳嗽了几声,暗示有人发现了,赶快逃走。果不其然,几秒钟的时间,大哥哥们就像兔子一样麻溜溜的冲回山顶,气喘吁吁地问我人在哪里。回来的路上,他们说刚刚上到树梢上,如果晚一分钟就会摘到好多好多的杏儿,够我们吃一晚上的。结果当然是“战斗礼堂一场空”,啥也没有捞到!现在我的这几位大哥哥都是踏踏实实的庄稼人,每年种出大大的西瓜、红红的圆杏儿、甜甜的桃儿、肥硕的冬瓜,送给城里人吃!

第四次做“贼”是偷吃生产队的瓜。那时的瓜长得很好,又大又圆、又甜又脆。我和尕姐在人们午睡时,背着小背篼给猪拔青草。天气炎热难耐,我俩拔着嫩嫩的青草,来到生产队的瓜地。其实那瓜还没有熟透(后来听看瓜人说的),我俩抱起两个大瓜(忘记是籽瓜还是西瓜),装进小背篼里,用青草掩盖住,神不知鬼不觉回到家里,关紧门(父母亲已经上班下地干活去了),就使劲砸开、掰碎,狼吞虎咽的大吃特吃起来。不料正吃的起劲时,我家院子(没有大门)里忽然传来一个老头儿的粗野叫骂声,似乎手里提着一条鞭子或者一根木棒,说是他看管的瓜被人偷了,就是我俩,还喊出小名,让我俩出来!我吓得自然钻进了我家唯一的一张方桌下面,哆哆嗦嗦、战战兢兢,我尕姐像一个木头人似的,脸色苍白,眼神痴呆------好长好长时间,才悄悄的打开一点儿门缝向外张望。好在当天晚上没有听到类似的消息,这件事就算过去了。现在,当年曾到过我家大骂的粗野老人已在二十多年前不幸作古,我也非常怀念他老人家,在那么艰难困苦的岁月里,竟然还那么的刻薄、毒辣、残忍!而我的尕姐虽不是百万富翁,亦不稀缺几个西瓜、杏儿、桃儿之物。

大“贼”做没做过不能说,只这几次做小“贼”的经历,就够现在的年轻人欣赏半天,不就是一只金黄发红的大苹果吗,何必诱人如此迷恋!那紫衣女子尽管最后吃出白白胖胖的小蛆儿,“呸呸”呕吐,也不失优雅迷人风度,不可理喻,我们小时候经常这样吃。

现在看来,那时做“贼”恐怕决不仅仅为了解馋,还是饥饿难耐的缘故吧。真羡慕现在的年轻人,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交通发达,我不禁为我们那一代人所经历的一切苦难惋惜,为我们那一代人不曾有过吃饱的辉煌履历而心酸!

相关文章关键词

《做“贼”解“馋”的特殊印记》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